研究性学习在高校课堂中的实施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课堂中的实施探究   从高校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步骤及具体功能,进而阐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自有课堂教育以来,教法就在不断的发展,并且不断的推陈出新,例如“启发式”、“探讨式”“实践式”、“调研式”、“多媒体式”等。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何克抗、郑永柏和谢幼如等专家编著的《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指出:研究性学习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后一种含义。1918年哈佛大学曾把互动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教育界又开始普遍推崇和实施“专题研习”,也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XX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高校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等问题的出现,素质教育中教与学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互动教学法这种师生之间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得到较大范围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进行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是从满足大学生求学有效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社会人才产生需求出发,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果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来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意味着传统教学策略的改变。在教育心理学上,教育策略可以分为两种:指导策略和发现策略。所谓指导策略,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事先指定教学程序,学生主要在老师的系统讲授和直接指导下学习,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所谓发现策略,就是教师充分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分析有关资料,自己去探索和领悟知识。研究性学习属于发现策略范畴,它通过老师到学生,又从学生到老师的不断循环过程,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来实现共同进步的。老师和学生都是这个过程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及具体功能      (一)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步骤,其程序一般是:首先是“教师提供主题”,接下来是“学生确定子课题”,进而“查找资料”,再“自主研究”,进一步“呈现结论”,再一次“交流研讨”,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来“解答”问题,最后是教师“综合点评”。   (二)具体功能说明   1、教师提供主题:教师就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将问题提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整个内容很熟悉,对本学科的知识前沿比较了解,对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行为习惯有较深入的把握。同时,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书籍及相关资料。   2、学生确定子课题: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学生也要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这个过程,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并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查找资料:每个小组就所分配的问题,在相关书籍和资料进行数据查找。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以及选择有用资料的能力。   4、自主研究:几个小组就教师给出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解决方案。通过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呈现结论:学生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师所给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加以讲解。这个过程是学生锻炼自己胆量、口才的好机会。   6、交流研讨:这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以贯彻启发式原则为宗旨,着重解决学生认知领域的问题,以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为重要线索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刚才对知识的阐述,其他同学可以再次给出相关的问题。同时,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地加以引导,这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7、解答: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商讨、辩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播者,通过商讨、辩论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