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实 验 指 导 书 课 程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2 实验一 基本物理性质检测 1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3 实验二 水泥试验 8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4 实验三 混凝土骨料试验 27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5 实验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41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6 实验五 建筑砂浆试验 43 HYPERLINK \l _Toc210204017 实验六 钢筋试验 48 实验一 基本物理性质检测 一、 密度测定 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材料密度,计算材料孔隙率和密实度。本试验以水泥或砖粉的密度试验为例。 2.主要仪器设备 李氏瓶,见图; ②恒温水槽、温度计、干燥器; ③天平,感量为0.01g; ④无水煤油或洁净水,应符合 GB253要求。 3.试样制备 试样应预先通过0.9mm方孔筛,在 (110±5)。C温度下干燥I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4.试验步骤 ①将液体注入李氏瓶中0刻度线处(以弯月面最低处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在20。C下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30min,记下第一次读数即初始读数V1(mL). ②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擦试干净。 ③称取试样m=60g,精确至0.01g。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mL),再次读当选时恒温水槽温度差不大于0.2。C。 5.结果评定 水泥的密度ρ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01g/cm3)。 ②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泥密度的测定值,精确至0.01g/cm3。两个试样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二、视密度测定(标准法) 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材料的视密度,计算颗粒状材料的体积(不包括开口孔隙的材料体积),为计算材料的开口孔隙率等提供依据。本试验以砂和石子为例。 2.主要仪器设备 ①天平,称量1000g和5000g一台,感量1g。称量5kg的天平,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在水中称取质量; ②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150mm,由孔径为1-2mm的筛网或钻有2-3mm孔洞的耐锈蚀金属板制成; ③盛水容器,放入吊篮,有溢流孔; ④容量瓶,500mL,500mL; ⑤试验筛,孔径为4.75mm; ⑥干燥器、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铝制勺、温度计、带盖容器、搪瓷盘、刷子和毛巾等。 3.试样制备 a、砂试样 将缩分至66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石子试样 试验前,将样品筛除4.75mm以下的颗料,并缩分至略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刷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刷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视 视 4.试验步骤 砂的视密度 ①称取烘干的试样mo=300g,精确至1g,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处,用手援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援,排出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②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 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飓水分,称出其质量m1,精确至1g。 ③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水温相差不超过2。C的冷开水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精确至1g。 (2)石子的视密度 ①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50mm,浸水24h,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出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吊篮每升降一次约为1s,升降高度为30-50mm; ②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用天平称取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m2,精确至5g,称量时盛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容器的湛溢流孔控制; ③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mo,精确至5g; ④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质量m1,精确至5g,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由溢流口控制。 (注: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C。) 5.结果评定 砂的视密度ρ,s,按下计算(精确至10kg/m3)。 石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