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制备原理RSO.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交换法制备原理RSO

第一节 概 述 一、注射剂的概念、特点 ( 一)概念 :将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 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 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二)特点 1.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被消化液破坏、首过效应明显、口服吸收差、消 化道刺激性强 3.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不能吞咽、昏迷、严重呕吐 4. 定位、定向 缺点: 1. 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2. 易交叉污染、安全性差 3. 制备过程复杂,质量要求高 、 生产费用大、价格高 二、注射剂的分类 按物理状态分: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 末 注射用浓溶液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 混悬型 乳剂型 固体粉末型 小剂量溶液型溶液型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 注射用混悬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 1 .溶液型注射液 适合各类注射途径。  水溶液型注射液  油溶液型注射液  以非水溶剂或复合溶剂成的注射 2 .注射用混悬液 水难溶性药物、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需延长药效 的药物均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 注射用混悬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与椎管注射。 3 .乳浊液型 水不溶性的液体药物可制成静脉脂肪乳。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又称粉针,临用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混悬后注射。如 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等。 适当溶剂如灭菌注射用水、 0. 9 %灭菌生理盐水等等。 无针粉末注射剂 利用高速气体喷射 , 使药物微粉瞬时加速至足够的速率 , 并将药物递 送至皮内、皮下或黏膜部位 , 从而发挥药效作用的给药技术 , 具有无针、 无痛、无交叉感染、便捷、微量、高效、安全等特点 , 因而特别适合于可 长期自我给药治疗。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 静脉注射 2 皮内注射 3 肌肉注射 4 皮下注射 5 椎管注射 及其他途径 1. 静脉注射 常作急救、补充体液或供营养。 静推和静滴,非水溶液、混悬液 不能使用,所用注射剂不得添加 抑菌剂。 2. 肌肉注射 部位:臀肌、上臂三角肌 量 : 1~5ml ,刺激性太大的 药物不宜使用。 3. 皮内注射 部位:前臂,表皮与真皮之间 量 : 0.2ml 用途:皮试、诊断 4. 皮下注射 部位:上臂外侧,真皮与肌肉 之间的松软组织 量 : 1~2ml 注:溶媒为水;吸收速度慢于肌注 5、椎管注射:注射剂的渗透压和 pH应与脊椎液 相等,不含微粒,量不超过 10ml . 其他途径:穴位注射、腹腔注射、关节腔注射、 动脉注射。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 .无菌 任何品种均须达到药典无菌检查的要求,不 得检出活的微生物。 2 .无热原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及供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均 须进行热原检查。 3 .可见异物 除另有规定外,均须进行可见异物检查。不得 有 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