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宇宙中不同天体的简介
黑洞 當中子簡併壓力都不足以抵抗重力 - 核心不斷收縮 理論上已經再沒有東西可以抵抗重力 - 核心變成無限細?(奇點) 任何物體在事件穹界內都不能夠逃出來原因:任何物體的速度都不能高於光速 黑洞內及其附近的環境需以廣義相對論描述 遠離黑洞則仍然可以牛頓力學描述 問題: 如太陽變成黑洞,地球會掉下去嗎? 黑洞 問題: 黑洞是黑色的,怎麼找? 黑洞在吸食附近物質時,會放出強烈X射線- 方法一: 尋找天上強烈的X射線源 畫家筆下的吸積盤 天鵝座X-1源 黑洞 黑洞的重大引力場會令附近的光線彎曲 方法二: 重力透鏡 遠方天體的光線受中間強大質量的天體影響而彎曲 模擬當黑洞經過星系平面,重力透鏡作用令後方來的光線繞過黑洞 黑洞 黑洞不可見,但其重力仍然影響其他天體 方法三: 尋找其他天體圍繞一看不到的天體運轉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伽傌射線暴 28/4/2009 – 伽傌射線爆發 - 宇宙最強的能量源 迄今最遙遠的宇宙信息 來自130億光年遠 可能是黑洞形成前所發射 宇宙中不同天體的簡介 陳俊霖 2007-08年度中大天文學會會長 中大物理系天文年天文推廣計劃統籌 太子@天文園 概覽 恆星生成 恆星系統- 恆星- 行星- 衛星- 彗星和小行星 恆星演化-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恆星之生成 星雲因萬有引力而收縮成原恆星(protostar) NGC 602 CREDIT: 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ESA/Hubble Collaboration star-disk systems in Orions Trapezium 收縮 - 密度上升 - 原恆星中心發生核聚變 核聚變發生 - 恆星正式形成(主序星) 反應方程: 4質子 - 1氦 + 2正電子 + 2中微子 質能互換方程: 核聚變產生巨大能量 恆星之生成 – 太陽為何發光發熱? 4顆氫 1顆氦 恆星之生成 向外的壓力(如粒子的熱運動壓力) vs 重力 兩者平衡 - 達到靜流體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 恆星保持穩定 恆星系統 原行星盤中心 - 恆星 原行星盤外圍 - 行星 恆星系統 恆星結構(以太陽為例) 不同質量恆星有不同結構 大致可分為- 核心- 輻射層- 對流層 外層仍包括- 光球層- 日冕 米粒組織 恆星結構(以太陽為例) 恆星壽命 主序星的壽命由質量決定 當核聚變的原料(氫/氦)用盡,恆星就結束主序星生涯 估計太陽壽命: -假設(a) 100%質子 - 質子反應 (b)聚變在核心發生,質量為0.1Ms (c) 反應輸出功率不變 (1). 每個反應放出的能量為: E=(MHe-4MH)(c^2)=4.283x10^-12 J (2). 參與反應的質子數量=0.1Ms/質子質量 =1.2x10^56 (3). 反應總數 =參與反應的質子數量/一次反應的質子數量=3.01x10^55 (4). 已知太陽的光度為3.862X10^26W (5). 太陽壽命= 能量/光度 = (1)x(3)/(4)=3.33x10^17 s=1x10^10 yrs 100億年 行星 固體行星 (a) (b) (c) (d) 行星 氣體行星 (a) (b) (c) (d) 行星 定義 – 於2006年由國際天文聯會決定 1. 行星為一天體而 (a)圍繞一恆星運轉 (b)有足夠質量去達成靜流體 平衡令星體重力大於本身的剛體力,令星體約為圓形 (c)清除其軌道 的其他天體 2. 矮行星為一天體而(a)圍繞一恆星運轉 (b)有足夠質量去達成靜流 體平衡令星體重力大於本身的剛體力,令星體約為圓形 (c)不能清除 其軌道的其他天體 衛星 主要為圍繞行星公轉的天體 亦可為圍繞小行星公轉的天體 行星 衛星數量(12/5/09) 火星 2 木星 63 土星 60 天王星 27 海王星 13 243 Ida and its moon Dactyl 彗星和小行星 彗星和小行星 2007年爆發的一顆彗星 - 17P/Holmes 彗星和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資料日期 數量 小行星名稱 LD為地球和月亮的平均距離 / 最近地球日期 恆星演化(不考慮質量0.4倍太陽質量的低質量行星) 1. 當恆星的原料短缺 - 核聚變減緩 - 熱壓力下降 2. 重力比壓力大 - 令星體收縮 3. 中心外圍未進行聚變的氫原子發生劇烈的聚變 - 光亮上升 4. 外層能量上升 - 外層膨脹 5. 外層膨脹令外層溫度下降 6. 紅巨星生成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紅巨星 恆星演化 如重力夠大,核聚變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