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什么是时间
第三节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什么是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分辨 时间预测
时间知觉
时间确认 持续时间估计
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如下:
1.空间知觉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
2.空间知觉有规定刺激;
3.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即时反映。
衡量时间的媒介有两种,即外在标尺和内在标尺,它们为时间知觉提供线索,是形成
时间知觉的依据。
(二)时间知觉的依据
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其它客观自然现象及计时工具是时间知觉的外在标尺,人类根据
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作为媒介知觉时间。
2.生理节律
时间知觉的内在标尺主要指人体本身有许多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人在
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7 次;心跳和脉搏每分钟约 60-70 次;女性月经周期约为
28 天;进食到饥饿约为 4-6 小时;睡眠到清醒一般周期是 24 小时。包括人的消化与排泄、
血压与血糖等都是周期性的、有节律的生理活动,人们就依据它们来估计时间的长短。人身
体内部的生物节律性活动或生理生化过程,形成了“生物钟”,它能够时刻给人提供时间信
息。除此之外,人主动进行的节律性运动,或者有意计算某种活动过程,也能够用来估计时
间是短暂或长久,并由此促进大脑皮层对时间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提高个体对时间知觉
的知觉能力。
3.周期性的社会活动
人类有许多活动具有社会周期性,如清晨锻炼、午间休息、晚看电视等;每天工作八
小时;学生每学期考试;每年正月欢度春节等。个体从出生开始,不断地重复这些活动而逐
渐发展出时间知觉。
(三)时间知觉的特征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以下基本特
征:
1.时间知觉对时间间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
2.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
3.时间知觉受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的数量与性质的影响;
4.时间知觉受个体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是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当前运动物体或自身动作
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移的反映。亦对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运动的方向,以及自身运动特性的组织加工过
程。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个体对以一定速度和轨迹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运动的知觉,即物体按照一定
速度或加速度,从某个位置向另个位置连续位移,由此引起个体的知觉过程。
2.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知觉为刺激
从前面一个位置向后面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或把相继呈现的、没有连续位移的刺激物,知
觉为在空间作连续的位置移动。
似动是对运动知觉的较高级的组织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和诱导运动,它们都
属于运动错觉。
(1)动景运动
动景运动又称为 Phi 现象,指视野内不同位置的两个静止刺激物,按一定时间间隔相
继呈现时,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在空间连续运动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