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德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系硕士班专题研讨二书面报告倒锥厌气
PAGE
PAGE 2
立德管理學院
資源環境學系碩士班
專題研討(二)書面報告
倒錐厭氣流體化床代謝產氣和外注氣體對膨脹特性之影響
授課教授:胡子陵、藍艷秋
指導教授:吳春生
姓名:吳炳翰
學號:目錄
摘要 ……………………………………………………………... 3
第一章 緒論 ……………………………………………………. 4
1-1 研究背景 ……………………………………………….. 4
1-2 研究目的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三章 實驗設計和方法 ……………………………………….. 8
3-1 實驗設備 ………………………………………………... 8
3-2 實驗藥劑 ………………………………………………... 9
3-3 儀器設備 ………………………………………………... 9
3-4 實驗方法和步驟 ………………………………………... 9
第四章 初步結果 ……………………………………………….. 10
參考文獻 ……………………………………………………… 11
摘要
厭氣流體化床反應器(AFBR)對處理高濃度廢水效率已日益受到重視。AFBR其生物顆粒會隨生物膜增長而比重降低使往上漂移,再因內部代謝產氣之影響將造成顆粒流失。暸解代謝產氣對AFBR膨脹特性之影響效應對AFBR之設計和操作是有助的。AFBR的產氣方式是由生物顆粒內部代謝基質後產氣並傳輸到液相,生物顆粒分布於反應槽中,使反應槽能均勻產氣,與外注氣集中由底部曝氣有差異。
本研究先推導AFBR膨脹模式,用倒錐AFBR在不同進流基質負荷條件操作下,進行代謝產氣、未產氣和外注氣體之床膨脹試驗,再建立其相關經驗式。生物顆粒比重因生物膜內部代謝產氣和其氣泡之附著而降低,將顆粒比重修正因子納入AFBR膨脹模式中,建立完整演算式。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
由於台灣工業的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嚴重,而臺灣人口稠密、土地面積狹小等問題,極需佔地面積小之處理方式。現在的廢水處裡方法有物理、化學和生物處裡,而對高濃度廢水,厭氣生物處理方法最佳。
流體化床反應器(Fluidized-bed bioreactors,FBBR)過去主要應用在化工領域,由於其對廢水處理具強大之處理能力,目前FBR生物處理技術已成功應用在喜氣和厭氣之廢水處理上,尤其是厭氣流體化床反應器(Anaerobic Fluidized-bed reactors, AFBR)符合目前台灣現在所需求的條件,日益受到重視。AFBR其特性有:(1)反應槽體積小,佔地面積小。(2)擔體的比表面積大。(3)產生污泥量少。(4)反應槽不會堵塞。(5)水力停留時間短。(6)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AFBR的種類有兩種,分別為:(1)傳統厭氣流體化床(Convention fluidized-
Bed, CFB):指角度為0°的長方體厭氣流體化床。(2)角錐厭氣流體化床(Tapered fluidized-bed, TFB):現泛指角度5°的錐形體厭氣流體化床。
AFBR原理:用活性碳、砂或其他材料當微生物附著之擔體(carrier),廢水從AFBR底部連續往上進流時,當達到最小流體化速度(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時,會使顆粒呈流體化狀態,而廢水中的有機物就會被附著在擔體上的微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謝產氣(biogas)。因此,AFBR操作過程中是氣-液-固三相共存的,以液體為連續相。
AFBR之代謝產氣方式:(1) 由生物顆粒內部代謝基質後之代謝產氣是均勻的由內而外至液相。(2) 生物顆粒平均分布於整個反應槽
,使整個反應槽均勻產氣。
厭氣反應的代謝機制:厭氣生物處理是利用厭氣性微生物,經由一連串酵素代謝作用,將有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產物。厭氣分解反應通常分三個階段:水解(hydrolysis)、酸化(acidogenesis)、甲烷化(methanogensis)。
1-2 研究目的如下:
1.釐清內部代謝產氣和外注氣體方式之AFBR膨脹特性之差異。
2.建立屬於AFBR之相關經驗式、完整模式及模式模擬。
3.比較和建立較佳之演算法。
4.考量AFBR產氣效應對床膨脹之影響效應並將該效應因子納入模式
中。
第二章 參考文獻
Muroyama et al. (1978)研究指出氣液固三相式FBBR,依液體及氣體流量變化,分成下列流況:
(1)分散氣泡型(dispersed 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