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沟滑坡形成机制及治理方案研究-路基工程.PDF

海通沟滑坡形成机制及治理方案研究-路基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通沟滑坡形成机制及治理方案研究-路基工程

路 基 工 程                    ·200· SubgradeEngineering 2018年增刊1 DOI:10.13379/j.issn.10038825.2018.S1.42 海通沟滑坡形成机制及治理方案研究 刘文红,李宝田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摘 要:针对海通沟滑坡整治项目,介绍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地形地 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勘察结果,分析了该 滑坡的形成及演化机制。最后针对该滑坡的特点及成因,对其治理方案进行研究,择优推荐综合抗 滑支挡治理方案。 关键词:海通沟;形成机制;治理方案;抗滑支挡 + 中图分类号:U416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825(2018)S1-0200-07 0 引言 重。2016年7月,芒康县连日暴雨,海通沟多处路 西藏地区由于其地质结构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段发生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其中,国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频繁,加 道G318公路K3398+700~+900段滑坡(下称海通 上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日益 沟滑坡)变形加剧,整座山体裂缝展布,前缘垮塌严 [1-3] 重,造成公路多次断道。 增多 。 滑坡灾害在造成人员财产伤害的同时,也严重 滑坡体大面积失稳后,必然造成该路段长时间 危害到西藏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在川藏公路南线 中断,抢通难度极大,对其进行研究和工程治理迫 (G318)的海通沟段、冷曲河段、中坝段、培龙段及 在眉睫。 东久段,中尼公路(G318)的樟友段,川藏公路北线 11 地形地貌 (G317)的丁青段以及滇藏公路(G214)的盐井段等路 滑坡区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切割深度一般大于 [4] 500m;河谷狭窄,多呈 “V”字形,谷宽一般为30 段,滑坡、崩塌分布十分密集 。 滑坡使公路毁坏,桥涵坍塌,阻碍交通,更有 ~60m,河流坡降大,局部河谷有小陡坡,跌水。 甚者会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区微地貌为斜坡地貌类型,坡度一般为30° 深入开展西藏地区滑坡形成原因、机制的研究, ~35°,局部可达65°左右。 并制定合理的防治规划、防灾预案和治理工程设计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沟系发育且分布不规则, 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地形地貌复杂。 本文以西藏海通沟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着重 12 地层岩性 del 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及演化机制,提出了该滑坡 滑坡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层(Q )、崩 4 c+dl 有效治理方案,为西藏地区同类型滑坡的防治提 坡积层(Q ),下伏二叠系上统妥坝组(Pl)安山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