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专题《沂水春风》教学资料17.pptVIP

高中语文论语专题《沂水春风》教学资料1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知识分子所要的并不是一种物质生活的奢侈,但他们一定要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于丹《论语》心得 我们也用孔子的话问问自己: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补充资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 五、讨论 1.子路谈完自己的志向,孔子为何“哂之”? 2.你认为孔子是否欣赏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的志向? 3.曾皙的话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联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4.你觉得孔子为什么最认同曾皙的观点? 孔子为何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讨论探究: 探究:曾皙的“志”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是一幅太平社会的缩略图。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观点一:当时社会 “礼崩乐坏” ,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子描绘的这一幅盛世气象图,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理想。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杨树达《论语疏证》) 《礼记·礼运》所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观点二:曾点之志体现了归隐的人生追求,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乃忽闻曾皙浴沂归咏之言,若有得其浮海居夷之意。(黄震《黄氏日钞》) 孔子问志、评志: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思想明智、胸襟开阔; 不疾言厉色批评,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法 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 一种至真至善的人生境界 * * *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