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资料21.pptVIP

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资料2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北大李零教授对此的评价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孔子到郑国去,路上和学生们走散了。(于是)孔子独自站在郭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口站着的那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与子产类似,但是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劳得像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欣然地笑了,说:“讲我的外形像谁,是小事。然而说我类似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确实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 当隐士因世道混乱,退而躬耕,享受天伦之乐时,五十多岁的孔子正带着他的弟子奔波在列国之间,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又四处碰壁。但他依旧不回头地沿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 探究5、如果让孔子管这件事,他会怎么做? * * * * 知其不可 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第一部分 讨伐弑君者 【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探究】1、反映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2、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 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得他很愤怒了,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这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秩序。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探究3、为何如此隆重请求出兵?杀的是齐国国君而非鲁国国君? 探究4: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①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②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③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探究6:鲁哀公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决断权。 探究7: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为什么? 体现了孔子遵守礼制的思想。 孔子可谓是执着,在明知希望不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即便是遭到拒绝,仍然坚持不放弃。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不仅是对事情的坚持,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是一种问心无愧的顽强,其实这种精神除了表现在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上,还表现在对待当时的社会问题上,即“仕”与“隐”的问题上。 总结:讨伐弑君者,循礼卫道,不敢不告。 第二部分 “仕”与“隐”的论争 楚狂接舆 “凤歌”笑孔丘 长沮桀溺耦耕 子路遇荷蓧丈人 晨门讽子路 荷蒉者过孔门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接舆为什么要对孔子唱歌? 2、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认为乱世从政岌岌可危,劝孔子及时悔改(归隐),急流勇退,迷途知返。 楚狂接舆唱“凤歌” 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 。 《楚辞》中屈原的《涉江》篇有“接舆髡(kūn)首兮,桑扈(hù) 臝(luǒ )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4、孔子在听了接舆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如果接舆不回避,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 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从政岌岌可危,应及时悔改,急流勇退,迷途知返。但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5、为什么接舆不想与孔子交谈?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