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经营权研究(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经营权研究(上) 史际春、邓峰 一、收费公路和公路经营权的提出 二、作为资本和商品的公路 三、公路经营权的法律定位 四、路政管理的改进:特许权的公共特性 五、特许权的授予:经济合同关系的塑造 六、收费制度之改进 七、政府角色的再定位 1994 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经营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为 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实现多元融资开辟了道路。 然而,作为一种名义上的新型权利,无论是法学还是经济学对此都缺 乏应有的关注。 本报告 [1]试图对这一新型权利的界定进行探讨,包括对这一事 实权利的法律认定,获得和边界,以及权利侵蚀。具体而言,本报告 对公路经营权和BOT 项目引进的法律制度,高速公路公司的定位、权 1 利和权力以及侵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相应产生的收费制度、 融资制度、公路维护制度等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对现有公路经营权制度的 改进建议;第二部分是整体性的阐述和论证。 一、收费公路和公路经营权的提出 建国以来,公路的建设发展很快,1949 年底,全国能够通车的 公路仅仅只有8 万公里;而到1978 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89 万公 里,增长了10 倍,并且交通网络初具规模。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 尤其是在 1984 年以后,公路的发展更快。截止到2000 年底,全国公 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40.27 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更为重要的事, 高速公路从零到无,通车里程达到了 1.63 万公里,位居世界第3 位; 二级以上标准公路里程达到 18.9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 13.48%,比1978 年提高了 13%;有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32.3 万公里, 比1978 年增加67.3 万公里,有路面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 到94.3%,比1978 年提高了22 个百分点;乡(镇)和行政村的公路通 达率达到 98.3%和89.5%,分别比1978 年提高 20.1%和23.5% [2]。 公路建设的这种成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公路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并不是完全通过财政支持,而是通过制 度变迁方式,或者说,是对公路的观念改变紧密相联系的。换言之, 2 将公路资产化、商品化,通过收费公路的建设,采取一系列的制度改 革来促进公路的发展,是这一成功的保证。 自80 年代以来,从广东省顺德市容奇镇公路桥开始,率先进行 贷款建桥、收费还贷的改革尝试,当时的做法是向银行借贷筹集建设 资金,并在公路建成后,向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从而偿还贷款。1984 年12月,第5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对公路建设实行“贷款修路、 收费还贷”等四项优惠措施。1988年1 月5 日,交通部、财政部、 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布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桥梁、隧道收取 车辆通行费规定》,从而根本上确立了收费公路的制度。这一转变, 无异于在公路领域将公路从产品向商品,从资产到资本的转化,从而 极大地促进了公路的发展。 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的年代,仅仅依赖于国家财政、现有的 公路养路费收费是远远不足以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的,收取车辆通行 费,开辟了一条依靠公路自身经济效益来筹集建设资金的道路,改变 了过去单纯依赖政府投资的局面,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 一方面,加快了公路的建设速度。 已经建成的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40%以上的二级 公路,约 70%的千米大桥和隧道使用了国内外的贷款。据测算,截止 到1998 年底,实施收费公路政策,增加了公路建设资金达到2600 亿 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 [3] 。 3 毫无疑问,1984 年以后取得的道路建设成绩,和收费公路制度 的确立是密不可分的,而收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