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资料24.pptVIP

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资料2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隐士因世道混乱,退而躬耕,享受天伦之乐时,五十多岁的孔子正带着他的弟子奔波在列国之间,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又四处碰壁。但他依旧不回头地沿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 子路问津 一问长沮——被嘲弄 二问桀溺——遭拉拢 三告老师——谁与共 赞成孔子: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探究:怎么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当时社会现实 ……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 * * * 《知其不可而为之》名句检测 第二部分 “仕”与“隐”的论争 楚狂接舆 “凤歌”笑孔丘 长沮桀溺耦耕 子路遇荷蓧丈人 晨门讽子路 荷蒉者过孔门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不是骂人的话?体现孔子什么样的心态? 非骂人之语,只是表现一种人各有志,各走各路的看法。高飞的高飞,远走的远走,但都是在忧,忧这个社会,忧这个国家,忧国家中的人民,我也想跟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但我丢不下国家人民,时代太乱了,必须牺牲自己,来改变社会。 孔子走的路线,比起隐士们走的路更难,明知道挑不动,他还是硬要去挑。 —— 《论语》别裁 探究: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diào。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 )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 )至( )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 探究2:这位丈人热情里的真意? 探究1、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可能说谁? 讽刺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 探究3: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不仕无义…” ①肯定他重视长幼之节; ②反对他废弃君臣大义,独善其身的作为;③认为他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探究4:这位丈人跟前面的几个隐士比,有什么不一样?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④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⑥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评价荷蒉之人,与前面的隐士有何 不同? 2、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 愚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贤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同:忧,忧国忧民 这些人都身处乱世,知道世道不可挽回,因而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其实他们对孔子很关注、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想与他们交流……其实孔子与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只是做法不同… 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心系天下 明哲保身 仁者 智者 赞成隐士: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 如何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你对这种精神有什么看法? 举例说说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1《倚天屠龙记》中交代,后来蒙古大军攻破襄阳城的当天,郭靖与其妻黄蓉、其子郭破虏、其女郭芙、其婿耶律齐全部血战到底,以身殉城。 郭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四句话上: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诸葛亮的“知其不而为之”表现在了八个字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