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花意象..doc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花意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花意象 意象概述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中国古典诗词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词)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词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把握了古典诗词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词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词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词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我们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意”与“象”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词意象,构筑出诗词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词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一、与诗人的心灵展开对话,感悟诗词意象的情感意蕴 二、发掘传统文化底蕴,感悟诗词意象的文化意蕴?? 三、把握诗词意境的整体基调,感悟意象的审美意蕴 十大传统名花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尤其是唐诗宋词种的意象,可以说是其一大主流。这些花,在诗词中所代表的含义,和中国传统的象征精神相结合,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璀璨篇章。 这些花,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蕴藉,或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或是寄托文人的千丝万缕的情怀。翻开唐诗宋词画卷,与花有关的诗词名句可谓是信手拈来。 十大传统名花 1987年5月6日,历时10个月的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评选活动在上海揭晓,傲霜斗雪的梅花荣居万花之首。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14.9万多张选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由114名花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最后裁定,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这一顺序是依据得分高低而排列的。 走进唐诗宋词的花花世界,看尽百般红紫斗芳菲。 中国的咏花诗始于《诗经》,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楚辞》已有了把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屈原以香草美人象征高尚纯洁的人格。唐宋诗词则将花的意象推向了极致。唐人喜牡丹,而宋人则崇尚梅花。牡丹与梅花的转变,则代表了不同时代人的精神气质的转换。 根据咏花入诗的历史发展来看,首先入诗的,是有花中君子之称的兰花。 一、王者之香——兰花 兰花在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中排名第四。素有“香祖”之誉,兰花又称“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空谷仙子”等,自古被称为王者之香。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从容优雅,香气清长,姿态婀娜,正气清雅这正是兰花的象征。 1500万元天价兰花   第10届亚太兰花大会在中国重庆开幕。此间,一株名为“素冠荷鼎”的莲瓣兰估价1500万人民币,成为此次兰花大会上的“天价”兰花。此次兰花大会共评出两个特别金奖,分别是:由日本名古屋国际兰花大会组委会永田治彦选送的微中子碧玉兰“龙袍”,和由中国云南大理荡山州选送的莲瓣兰“素冠荷鼎”。 古人对中国兰情有独钟,中国兰在古代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称芷兰为“王者之香”、“众领群芳”、“天下第一香”等。 中国兰蕙兰是兰蕙同心的代表,中国兰花:春兰、建兰、寒兰、墨兰同称为兰蕙。    名人与兰花 孔子咏兰   孔子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孔子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 《孔子家语》中还节录了孔子另一段话:“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提出了 “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这一观点。 勾践种兰   勾践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