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pdf

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pdf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 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主席 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 )国际委员 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亚洲和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张庭伟博士 I. 195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回顾  自19世纪开始的美国的工业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发展到相当 高的程度。1930年代开始,各城市政府就普遍采用吸引工业企业的政 策,很多城市迄今继续为工业投资提供相似的优惠政策。  二次大战以后,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外迁到郊区,从1970年 代起,甚至迁到第三世界国家。其结果是1950年代末就开始出现的美 国城市的“郊区化”:郊区扩展,城市工业区荒废,中心城市衰落。  与此同时,社会化的专业服务(金融、法律、会计、广告等)应运而 生,这些社会化的现代服务业都集中在中心区,因而城市中心区的重 要性上升。  美国联邦政府在1960年代提出复兴中心城的 “城市更新”战略,吸引、 巩固新兴的服务业,以此来代替外迁的工业。1960年代以后,服务业 渐渐替代了工业,成为美国大城市的经济基础。 I. 195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回顾  1990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剧化了大城市的竞争,市政府加大了城市 建设的力度,尤其是中心区的改建,使作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中心区的 地位更加上升。近年来,以大学、研究所为基地的创造性经济也提升了 城市竞争力。  但是政府和民间的投资往往过度集中在中心区。原工业区继续衰退,导 致严重的失业问题。服务业虽然带来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但是服务业的 发展反而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出现社会不稳定。  1990年代后一些美国城市重新注意保护城市工业,目的是创造低端就业 机会,减少社会矛盾。这些城市主要是传统的工业基地,如芝加哥、费 城。这也证明发展服务业不一定等于工业的衰亡。  一个以现代服务业领头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包括各种服务业和工业,将 在经济、政治上都带来好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经济竞争力及 和谐的环境,而且在于社会稳定。  城市空间的重组,表现为中心区的更新,基础设施的扩建,滨水地区的 开发,工业的外迁同时建造可负担的住宅,已经成为潮流。 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  1. 城市定位 芝加哥市建立于1830年代,发达于1930年代,在1950年代 初达到其最辉煌的时期。然而从196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 济和美国经济结构的大变动,芝加哥也经历了一个从工业 城市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城市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 时间长达40年之久,到1990年代末,芝加哥才终于完成了 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今天,芝加哥的城市定位是“世 界上领头的金融中心之一,美国全国的交通中心和工业中 心”。(芝加哥市政府网页) 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  2. 人口和面积 2000年芝加哥市人口290 万,市区面积591平方公里。 和芝加哥市紧密相连的是六 个郊区郡,加上市区人口, 整个地区共有人口827万人, 它们和芝加哥市一起组成 “大芝加哥地区”。 这个地 区的人口占全州人口1100万 的75%。 芝加哥2003年GDP为3500 亿美元,市区人均GDP11万美 元。 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 表1 1950-2000年芝加哥城市人口的变化:郊区化的过程 年代 芝加哥市 大芝加哥地 区人口 区人口 1950-2000年芝加哥城市人口的变化 (市区加郊 区6个郡) 900 800 1950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