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生物学总复习 一、 动物胚胎发育的阶段划分 1、卵裂 2、囊胚 3、原肠胚 外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胚孔 原口动物:胚孔发育为成体的口 后口动物:胚孔发育为成体的肛门,而在胚孔相对一侧,内外胚层打通形成了口(棘皮、脊索动物) 4、中胚层和体腔的发生 (1)裂体腔法(端细胞法) (2)体腔囊法(肠腔法) 5、神经胚(仅脊索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一般经历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发生,然后是各胚层分化形成器官系统,最后发育成一完整幼体,而脊索动物还有神经胚阶段。 第三章 动物类群及其多样性 物种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动物类群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机械保护、屏障保护、呼吸、排泄、调节体温等 无脊椎动物体壁结构 原生动物:表膜,即细胞膜 海绵动物:2层细胞(皮层和胃层)以及中胶层 腔肠动物2胚层(外胚层形成的皮层和内胚层形成的胃层)以及中胶层,肌肉组织和上皮组织没有完全分化 扁形动物:表皮( 外胚层)和肌肉(中胚层)形成皮肌囊,肌肉组织和上皮组织完全分化 线虫动物:角质层、表皮层(上皮细胞是合胞体)和肌肉 软体动物:外套膜和贝壳 环节动物:角质层和上皮、肌肉和伸出的疣足或刚毛 节肢动物:外骨骼(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上皮细胞、基膜和肌肉(横纹肌),有附肢 棘皮动物: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肌肉层和体腔膜 脊椎动物体壁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鱼类表皮薄,有大量粘液腺的分泌; 两栖类表皮出现轻微角质化,高等动物皮肤出现高度角质化。 皮肤衍生物。 表皮衍生物:粘液腺、角质鳞、羽毛、爪、毛、蹄、指甲、牛羊角以及发达的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 真皮衍生物:鱼类的鳞片、鳍条、爬行类的骨板、哺乳类的鹿角。 二、 骨骼系统 1 流体静力骨骼 原生动物、蠕虫、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2 外骨骼 软体动物碳酸钙成分的外壳,节肢动物几丁质成分的外骨骼。 3 内骨骼 内骨骼由软骨和硬骨组成,经历了由脊索到骨骼的转变。 圆口类:出现雏形脊椎骨。 鱼类:开始具典型脊柱,从而代替了脊索。 两栖类:开始具典型的五趾型四肢。 爬行类至哺乳类:出现胸廓。 中轴骨: 包括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 附肢骨: 包括四肢骨和将肢骨连接到中轴骨的肩带和腰带。 三、 排泄系统 2 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 四、血液循环系统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开管式循环 环节动物:闭管式循环 节肢动物:混合体腔 棘皮动物: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脊椎动物: 单循环 不完全的双循环 完全的双循环 五、呼吸系统 体表扩散 鳃 肺 六、消化系统 动物的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动物的消化管 不完全消化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完全消化管:假体腔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 口腔:牙齿、舌和唾液腺 食道:是食物从口进入胃的通道,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胃:位于食道后,腹腔上方,收缩能力强,能对食物进行机械搅拌等物理作用,同时胃内腺体能分泌胃液。胃的前端为贲门,后端为幽门通入小肠。幽门有括约肌控制。食物在胃内化为粥样食糜后即通过幽门而入小肠。 小肠:肌肉发达,能做有节律的蠕动,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大肠:能蠕动,主要回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能排除体内过剩的钙盐和铁盐。大肠中形成了一个细菌极多的微生态系统,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等。后接结肠。 盲肠:盲肠的顶端有一附属物称为阑尾。阑尾是退化器官,无消化功能。草食动物的盲肠大,其中共生多种细菌和原生动物,可以帮助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 直肠:是大肠的最后部分,粪便从肛门排出。 七、 神经系统 (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无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元、网状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 灰质:神经细胞体、树突、突触、神经胶质 白质:轴突 功能:传导冲动 实现反射 (2) 脑 神经管膨大 前脑、中脑、菱脑 端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脑的进化: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 2.周围神经系统 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间的神经联系起来的神经称为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伸出的成对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胞体一般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内,或位于脊髓外面的脊神经节。 (1)脑神经 (2)脊神经 3.植物神经系统 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