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元日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湘教版.pptVIP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元日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湘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元日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湘教版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作者 学法 学诗 写作背景: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点,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是写的。 你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读读古诗,思考: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过年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把它画起来。 燃爆竹 饮屠苏 换新桃 爆 千 想象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美酒。 句意: 读读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返回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句意: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万象更新,前景光明美好。 返回 哪一名既反映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总把新桃换旧符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一岁除 () A、不计算在内 B、去掉 C、除法运算 2、曈曈日() A、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 B、目光闪烁的样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正月初一一派除旧布新的景象,反映了人们欢欣鼓舞迎新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感情. 读读古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元日》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 )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 )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 宋)代诗人(王安石 )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美好光明)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除旧迎新)的意思。 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其他有名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过年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残的野兽叫“年”,每年冬天,它就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红纸对联,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就成了“过年”。 拓展练习。 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常使古人抒情感怀。请读背下列诗人的诗作,体会诗人的心境。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唐 李世民《元日》 2、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宋 陆游《木兰花 元日》 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宋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学些古诗 今日课堂写古诗, 掌握方法非难事。 精炼押韵字数同, 不信你来试一试。 作业: 1、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收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