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06年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江 苏省 建 设 用 地 指 标 江 苏省 建 设 用 地 指 标 ( 2 0 0 6 年 版 ) ( 2 0 0 6 年 版 ) 江 苏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江 苏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二 ○ ○ 七 年 三 月 二 ○ ○ 七 年 三 月 总 则 第 1 条 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 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全省建 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制定本建设用地指标。 第 2 条 本建设用地指标是编审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审批项目用地,核定其建设用地规模的基本依据; 同时也是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过程中,设定项目用地条件的重要参考 依据。 第 3 条 全省各类新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可以 利用荒地、劣地的,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尽量减少新增用地面积。 第 4 条 全省各类项目的建设,应有利用于区域统筹、地区协作,有利 用于城乡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行业发展需要,扩大专业化协作 和社会化服务范围,综合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第 5 条 全省各类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建设模式,精心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减少用 地规模。 第 6 条 分期建设的项目,应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统一申请,分期供 地。近期建设用地应合理集中,远期建设发展用地应预留在项目区外。 第 7 条 各类项目的建设,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环境 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第 8 条 本建设用地指标在执行过程中,若国家出台更为严格的用地标 准,则参照严格标准执行。 说 明 第 1 条 本建设用地指标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基 础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特殊用地项 目和其他建设用地项目(不包括商业、商品住宅、金融等完全市场化运作 的建设项目)。 第 2 条 本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国土资发[2001]255 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建设部(90 )建标字第322 号)的分类系统,对全省主要 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 特殊用地项目、其他建设用地项目进行归纳,建立了定额指标和控制指标 相结合的指标框架。 定额指标是以工业项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公 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特殊用地项目、其他建设用 地项目的设计建设规模,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对规模进行科学分级的基 础上建立的单位用地指标。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计算方法:建设项目用地规 模=设计生产或建设规模×单位用地指标×区域修正系数。 控制指标指建设用地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系 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第 3 条 有关建设用地项目受地形、地貌、区位、用地结构协调度、产 业集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定额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细微调整,调整 幅度一般不超过 5% 。 第 4 条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 40 号)及《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国土资发(2006 )296 号) 规定的限制类项目,在执行本规定行业用地定额指标的基础上,需适当核 减,调整幅度一般在-15%~-5% 。 第 5 条 若某些行业在本建设用地指标中没有相对应的用地指标,则通 过专家评议的方法确定该行业的用地指标,并通过附文的形式进行增补。 工业项目单位用地指标区域修正系数 行业分类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