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纲与课纲之课纲内容差异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暂纲与课纲之课纲内容差异说明

六、95暫綱與98課綱之課綱內容差異說明 項目 說明 備註 一、部定專業與實習科目異動情形 維持95暫綱 二、部定專業與實習科目 科目名稱: 機械工作法及實習 *科目大要 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瞭解機械工作法及其在動力機械維修工作上之重要性。主要教學內容包含:基本量具使用、基本維修工具使用、基本機械工作法之鋸切、銼削、研磨與拋光、鑽孔、攻絞鉸螺絲、螺絲拆裝、電銲、氣銲設備使用等。教學實施前應先使學生明瞭實習目標及安全注意事項,教學活動中應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操作實習時 六、教材大綱 1.工場環境與工作機具介紹 1.工場安全與衛生。 2.消防與急救示範及說明。 3.工場人事組織。 4.各類工作機具。 45.職場環保相關知識。 2.量具使用 1.直尺的使用。 2.游標卡尺的使用。 3.分厘卡的使用。 4.角尺的使用。 5.水平儀的使用。 6.千分錶量表的使用。 7.量具維護與保養。 3.鋸切 1.虎鉗規格、安裝與保養。 2.使用虎鉗夾持工作物。 3.鋸條的選擇及安裝。 4.手工鋸鋸切法要領。 5.扁料的鋸切。 6.塊料的鋸切。 6.鑽孔 1.鑽頭種類與選用。 2.手提電鑽鑽孔實習。 3.鑽床鑽孔實習。 4.斷頭螺絲處理實習。 54.手提電鑽、鑽床維護與保養。 分配節數:86 7.攻、絞鉸螺紋 1.攻絲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2.攻絲鑽頭的計算。 3.攻螺紋。 4.螺絲模的種類與使用。 5. 絞鉸螺紋。 8.螺絲拆裝 1.螺絲規格的認識。 2.各類墊圈的認識。 3.手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4.氣、電動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5.螺樁與螺管的拆裝。 6.斷頭螺絲處理。 分配節數:24 10.氣銲施工要領 1.點火。 2.火焰調整。 3.壓力調整。 4.無銲條之平銲練習。 5.平銲對接練習。 6.ㄒ型角銲─平銲。 7.氧乙炔切割─手動切割。 分配節數:128 備註: 1.氣銲施銲方法。 21.氣銲銲條與銲藥使用須知。 32.氣銲火焰的種類特性及其應用。 43.氣銲施工注意事項。 5.施銲操作事項。 6.銲炬及銲條握法。 74.施銲的方法。 8.銲條添加的方法。 11.電銲設備介紹 備註: 1.電銲之基本原理。 2.電銲設備及構造。 34.電銲之安全裝備及工具使用。 43.電銲條種類及構造。 5.電銲之工作安全施工注意事項。 12.電銲施工要領 1.電銲之起弧織動方法。 2.平銲對接練習。 3.水平ㄒ型角銲。 4.保護氣體電弧銲。 5.銲道品質判斷。 分配節數:1216 備註: 1.電銲的基本原理。 21.起弧的基本要領。 32.織動運行的種類及要領。 43.銲道清潔方法。 54.銲道對電流大小的判斷,對電弧長度、運行速度的影響。 六七、教學要點 1.教材編選 (1)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選取生活化之教材,以激發學生學習之興趣。 (2)教材中之專有名詞與翻譯名稱,應符合教育部規定,若無規定,則參照國內書刊或習慣用語,且能與其他專業學科所使用者相同。 (3)建議依學校學生之背景及特性,採用部定審查合格且適當之機械工作法及實習教材。另外可視學校設備及學生學習狀況自行編製適當教材。 2.教學方法 (1)本科目為實習科目。 (2)如需至工廠(場)或其他場所實習,得分組上課,每班最多以二組為限,每組最低人數不得少於十五人。 (3)以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操作實習為原則。 符號說明: 刪除, 新增 科目名稱: 動力機械概論 *科目大要 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認識各種動力機械之名稱、規格及用途,熟悉各種動力機械之工作原理,瞭解各種動力機械之理論計算。主要教學內容包含:緒論、蒸氣動力機、外燃機、內燃機、替代能源應用、空氣機械、泵、水輪機、空氣機械、揚升機械、拖曳和推拉機械與搬運機械、起重搬運機械等。教學實施應注意基本觀念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正確的觀念,教師可配合實物或實驗方式輔助教學,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電腦媒體等輔助教學。 六、教材大綱 1.緒論 1.緒言。 2.能量的來源。 3.動力之型態。 4.能源與動力之關係。 4.能量守恆與功-能轉換。 分配節數:48 備註: 1.能量的來源應包含非再生能源與再生能源。 2.再生能源應包含生質能、水力、地熱、風力、太陽光電與太陽熱能、海洋潮汐與波浪。 2.蒸氣動力機 1.鍋爐。 23.蒸氣渦輪機。 32.蒸氣交換機熱交換器。 4.史特靈引擎。 3.蒸氣動力機內燃機 1.往復式內燃機的構造及工作循環。 2.內燃機的燃料及燃燒。 3.汽油引擎的理論工作原理。 4.柴油引擎的理論工作原理。 5.汽油引擎之主要裝置。 6.柴油引擎之主要裝置。 7.汽油引擎與柴油引擎之比較。 8.其他型式引擎迴轉式引擎。 9.引擎之運轉性能與各種效率。 10.燃氣渦輪機。 分配節數:2420 4.替代能源應用 1.生質酒精汽油引擎。 2.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