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制砚名家顾二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清代制砚名家顾二娘   中国清代女制 HYPERLINK /view/102606.htm \t _blank 砚工匠。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 HYPERLINK /view/2686.htm \t _blank 雍正至乾隆之际。与当时著名藏砚家黄任相交,并为之制砚,以其技艺精良,深得黄任赞赏。顾二娘制砚,做工不多,以清新质朴取胜,虽有时也镂剔精细,但却纤合度、巧若神工。另外她还善于巧妙地利用石纹的“眼”作为凤尾翎来镌刻砚的图案,收到良好的效果。   顾二娘所制的砚台,广受文人士大夫们的欢迎,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因而出现过许多他人仿制的 HYPERLINK /view/299692.htm \t _blank 赝品。   据《吴门补乘》等书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嫁到世代以治砚为业的顾家。她的公公是顺治年间(1644~1661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高手顾德麟,号称顾道人,他制砚技艺高超,镌镂精细,制砚作风“自然古雅”,因而在当时“名重于世”。顾德麟死后,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丈夫不寿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顾二娘制砚有她特有的美学观,她常与人谈论说:“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她主张“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追求高雅之美。因而: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顾二娘掌握一套特殊的本领,相传她能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她虽然是名重于世的制砚高手,但她从不肯粗制滥造,态度十分严谨,追求执着,“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所以她制琢的砚台就更加珍贵了。   当时,书画家都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有位名叫黄蒂的书画家,嗜砚成癖,他罢官回老家时将仅有的2000两买了十方古砚,并盖了座房子珍藏,取名为“十砚轩”,并自号为“十砚老人”。他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了找一位制琢砚台的高手,将石料在身边藏了十多。后来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广西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顾二娘见十砚老人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就高兴地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十砚老人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了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刻于砚背阴,其诗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从此,两人结下了很深的交情。后来,顾二娘又为十砚老人制琢了仿明府青花砚等名砚。故宫博物院中至今藏有顾二娘韵佳作。   顾二娘死后,书画家们纷纷作诗凭吊纪念。十砚老人诗云: “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陈星斋亦作诗云:“淡淡梨花黯黯香,芳名谁遣勒词扬?明珠七字端溪史,乐府千秋顾二娘。” ? ?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