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二章 新主义理论【最新版】.ppt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内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 尊严和独立。 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民族的:民族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强调理论和实践相一致。 (2)科学的:科学的文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就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3)大众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党成立初期 工作重心放在城市,主要开展工人运动 2.大革命失败 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长征到达陕北后 确立了 革命道路 《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 “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有一重要客观条件。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武装斗争   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 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内容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不开土地革命。 如何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三者的关系? (2)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其成果。同样,没有武装斗争,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开武装斗争。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有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获得胜利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位一体”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案例分析: 黄克功16岁参加红军,参加过井冈山的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二度赤水,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立过大功,曾任团政委和旅长。在抗大学习后留校任第六队队长,他年轻又功勋卓著,颇受人们瞩目。 16岁刘茜是山西定襄人,初在太远求学,1938年8月投奔延安,在抗大学习,遂与队长黄克功认识,被黄克功追求不已,渐渐恋爱。 然而两人个自己经历、性格爱好多有不同,矛盾纠葛日益增多,刘茜对黄克功的爱情日渐淡漠,当黄克功发觉刘茜疏远自己并另有所爱时,怒不可遏。 1937刘年10月5日傍晚,黄克功把刘约到延河边,要求与刘宣布结婚,刘不从并终止恋爱关系,黄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