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 讲:沈海浩 资料采集:罗 丹 沈海浩 PPT制作:詹旭东 马金丽 流程规划:先波 请不要忘记——1937年的那个令全中国人最寒冷的冬天! 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 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的数次参拜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5年4月21日起,日本靖国神社将举行为期三天的例行春季大祭活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供奉“真榊”祭品。 金缕曲·纪念南京大屠杀 中山门下,低首策马,两军交战事堪悲,心伤欲碎难回首 回首何堪顾? 雨花台、冤魂尚在,杜鹃啼处。 六十八年犹梦魇,倭鬼瀛魔侵驻。 笼杀气,金陵覆怖。 万殁横街城若冢,更填江喋血尸无数。 屠老弱,戮孺妇。 登临咏罢南塘句。 叹秦淮、小楼明月,戚怀谁误? 可恨禽邦招魂社,朝野频频拜赴。 欲裂眦、填膺作怒。 只待残年能雪耻,纵长缨、直取扶桑路。 灭靖国,捣神户。 ?我扎入这片血海??瞪圆双目却看不见星光??使出浑身力量却游不出海面??我在海中抚摸着三十万南京军民的亡魂??发现他们的心上盛开着愿望的鲜花??一朵又一朵? ?硕大而又鲜艳??并且奔放着奇异的芳香??像真正的思想? ?大雾式涌来??使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像一次升华??在今天? ?在今天南京市的大街上??呈现着表情宁静的老人的神情??又被少女身上喷发的香粒??一次又一次击中? 我怎么了? 大片的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几颗枯树兀立,半地下的遗骨陈列室为棺椁造型,强烈地表达出“死的悲愤”的主题。空旷的墓场,只有大片鹅卵石铺地,鹅卵石象征遇难者的累累白骨。 位于纪念馆“万人坑”遗址陈列厅和遗骨陈列室之间,池中装有30个喷水龙头,池底铺有象征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祭灵泉”的“泉水”来自“万人坑”遗址下引出的地下水,喷涌的泉水映照着水底的灯光,仿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殷红鲜血,故取名“祭灵泉”。据悉,“祭灵泉”是该馆为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5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警示国人铭记血的教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遗骨陈列室陈列着该馆一九八五年建馆以及一九九八年四月两次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以后长达6个星期的时间内,日军对我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多万人! 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 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杀亲历记》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摘自《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 历史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 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 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 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给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 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 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11月15日的第十军军团扩大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 11月22日,松井石根致电多田骏:“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 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的暴行已经开始。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 8日,日军占领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