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陆兵.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论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实验室 病原体研究对于人类控制疾病 ,特别是传染性疾病 的诊治、预 防均起到重要作用 。但 是,几乎是伴随着人们开始在实验室从事感染性微生物研究,实验室感染事件就不断发生。 早在 世纪末发表 的一篇报道 中,就有实验室相关性伤寒、霍乱、鼻疽病 、布鲁 氏杆菌病 和破伤风病的描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研究生物武器,大量地使用烈性传染 病的病原体来研制大面积杀伤性生物武器 年 , 和 的调查报告描述了在 美国所发生的 例实验室相关的布鲁氏杆菌感染,并得出结论:处理微生物培养物或标本, 以及吸入含有布鲁 氏杆菌的灰尘等对实验室人员具有明显的危险性 。很多感染病例都是 由于处理传染性物质时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引起的。 此外,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 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的同时,他们的实验室 工作人员也有上万人受到感染,死亡上千人 到 年 , 和 发表了第一篇实验室相关性感染的调查报告,总结了 例 病毒性感染,其中 例 ( )是致死性 的。至少 的病例,其感染原因与操作传染性 动物和组织有关,仅有 例 ( )可 以根据记录判断为 由已知事故引起 。后来 ,他们 根据 名实验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在 个病例中,也只有 的感染事件 曾被 报道过 ,这些事故大部分与用 口吸移液管以及针头和注射器使用不当有关。 和 的调查报告到 年已经累计达到  例 ,在所有病例 中不到 与 已知的事故有关, 而报道的病例中 以上可能是 由于感染性气溶胶暴露所 引起。 年 和 的调查也显示 ,在英 国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其 “获得结核感染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 倍 ”。 报道丹麦一个临床化学实验室的肝炎发病率则比普通人群高出 倍 所有这些报道 以及其他许多生物病原体相关的实验室感染报道说明了两个 问题:第一, 在从事生物病原体工作的实验室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实验室感染;第二,在发生的实验室 感染事件 中,报道的或是报告与已知事故有关的事件所 占比例很小。因此实验室感染事件应 该比我们所了解的更为严重。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 。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点任务是实验室感染的控制、实验室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控制 以及对 实验室和感染性实验材料的管理控制。 实验室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外,致病微生 物特性即感染力和毒力、人体对致病 因子的易感性、环境条件 以及操作方法是影响实验感染 的四大主要 因素 。已知早期实验室感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个 :①使用移液管时不慎将感 染物吸入 口内;②在接种 时出现差错 ,注入体 内;③被动物咬伤 ;④注射器 喷溅 ;⑤离 第 2 页 心机事故。目前,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类标准或手册中均已明确要求不得用 口吸移液 管。后来,一些工作者观察了各种实验操作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情况,结果表明,许多常规 的实验操作 (例如在对感染性物质进行掺和、混合、研磨、振摇、搅拌、超声处理以及离心 的时候)都会产生气溶胶,其中部分粒子可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深部造成感染 。对报道 的实验室感染事件分析表明, “起因不明”的事故,其原因可能是操作中产生的微生物 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验室对周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