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位老师好-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通識中心演講結案報告表
通識課程名稱:倫理學與美好生活
演講日期時間:100/12/14 15:00-18:00
授課老師之姓名:石慧瑩
演講地點教室:I1-111
邀請演講者之姓名:王冠生
演講者服務單位與職稱:台北大學通識中心教師
演講之題目:正義:多元文化的思辯主張
演講內容:
一、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的特質:承認多元價值、保障個人自由。十九世紀自由主義思想家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主張個體性(individuality)是個人幸福的必要元素,每個人皆應追求個人的特殊價值,人我之間也應包容不同的價值觀。價值多元是當代社會的特徵,也是合理的事實。「如何讓持不同主張者,和平穩定地共處於同一社會?」成為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主要任務。
羅爾斯(John Rawls)主張公私領域,在私領域中,人人可追求與主張特有的人生觀、宗教觀、道德觀、價值觀;在公領域中,公民應支持同一套正義觀,作為規範社會基本結構的基礎。
在公領域中,不論階級、種族、膚色、性別、社會地位有何差異,每個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公民並不需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唯需遵守以正義原則為基礎的憲政體制。其公民身份亦被稱為「消極公民身份理論」。「強調共通性、忽視差異性」,是自由主義公民身份的核心精神。
二、多元文化論
多元文化論的公民身份理論──以Iris Marion Young的「差異公民身份」(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為代表。Young認為Rawls的「普遍公民身份」只是白種男人的片面之詞。
在實際社會中,一個族群長期被歧視將造成自我認同的扭曲,久而久之會形成族群的自我矮化與自信心的喪失,例如同性戀者、黑人、原住民、客工(外勞) 。
差異認同:「差異」不應只被放在私領域中,而應在公領域中加以重視。若不正視差異,將造成弱勢族群的剝削、邊緣化、無力感、文化帝國主義等問題。因此除了自由主義的普遍公民權之外,應該給予少數族群特殊的公民權利,例如少數族群代表、媒體經營權、重大政策否決權、少數族群自治權及其他積極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正視差異、保障多元」為多元文化論的核心精神。
三、多元文化爭論實例
亞米西(Amish)族人可否基於宗教信仰,不讓14~16歲子女接受公民教育?威斯康辛最高法院判決亞米西族人勝訴。理由如下:
強迫14~16歲的學生接受州政府義務教育,的確會危及亞米希族的宗教信仰。
亞米西族人並沒有完全反對孩童成年之後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亞米西族人的宗教信仰與生活方式並未危及整體社會秩序。
針對此例,自由主義和多元文化論的看法是:
自由主義:不支持威斯康辛最高法院的判決。自由主義者主張,公民教育應
培養普遍公民皆應具有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選擇未來生活方式的
能力。
多元文化論:在尊重孩童自主性的同時,也應尊重族群自主性,以及尊重不
同族群之間的差異性。不同族群間互不干涉,也是一種合作方式。
四、結論
在面對多元社會中難解的政治爭議時,審議式民主論者認為應以「交談核心的民主理論」(talk-centric theories of democracy)來取代「投票核心的民主理論」(vote-centric theories of democracy) ,以溝通審議的模式證成政治決策。自由主義、社群主義、多元文化論皆支持審議式民主。培養講理、傾聽、和解、妥協、寬容等人格特質,是當代多元社會最重要公民德行。進行公民會議,尋求理性論證,做為立法的參考。公民會議不見得能達成一致同意的共識,但是可以使公民從不同於利益團體與政黨團體的角度,共同推敲公共政策與公共理由。公民會議的特質:並非各說各話,而是要滿足「相互性判準」(the criterion of reciprocity),學習傾聽與說理。
學生聽講心得或感想
演講中教授所提出的兩種對立的觀念──自由主義和多元文化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由主義的理論認為人是自由的,而且將人的活動思想領域分為二,一為私領域,一為公領域。在私領域中,人的習慣、愛好、宗教信仰得到充分保障。任何在私領域內所進行的活動和發表的觀點都是被允許的。而在公領域中,要遵守同一種制度來作為行事的基礎。看似完美的分析,其中隱藏著漏洞。我們如何來區分公私領域?社群文化的意義又將被置於何處?多元文化論者認為自由主義所保障的人的權利只是部分人的權利,若在美國,則是白種族男人的權利罷了。它所造成的劣勢族群的矮化與自信心的喪失是不可忽視的。而講座中又提及的亞美西族群究竟該以何種方式培育他們的文化和信仰的傳承時,我也陷入了理性反思之中。
在這個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裡,丟失了珍貴的信仰,丟失了寶貴的傳統的人類均有一張相同的面孔。自由主義似乎給了我們很大的發展空間和選擇的餘地。但是其實我們又陷入了另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