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发展趋势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3.方案实施 根据仪器总体方案,确定仪器的核心部件 设计和调试仪器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系统的核心部件,软硬件的分配,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把仪器划分成便于实现的功能模块,绘制各模块软硬件的工作流程图,并分别进行调试,各模块调试通过之后,再进行统调,完成智能仪器的设计。具体包含: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1)根据仪器总体方案,确定仪器的核心部件  具有智能控制作用的部件对仪器整体性能、价格、研制周期等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硬件、软件的设计,是整个仪器的核心。智能仪器中的智能控制部件通常可选单片机(μP)、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微计算机(MPC)等。大型的智能仪器系统可能包括多种多个智能控制部件,小型的智能仪器一般只用其中之一,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1).单片机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时钟、定时/计数器、串行、并行I/O口等的微型计算机,有些型号的单片机包括A/D、D/A、模拟比较器、脉宽调制器、USB口等,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支持软件多、便于开发,智能仪器多选单片机作为智能控制部件。在选择具体型号时,应考虑字长、指令功能、寻址范围、寻址方式、内部存储器容量、位处理、中断处理能力、配套硬件、芯片价格及开发平台等。本书的智能控制部件以单片机为主。  目前常用的单片机有Intel公司的MCS-51/52系列、Motorola公司MC68系列以及与之兼容的多种改进升级型芯片(如80C51系列)等。另外,美国Silabs公司的F系列单片机如C8051F02X,在需要A/D、D/A、比较器、多中断时比较合适。Philips公司的LPC92X是一款较低价位的单片机,适合于许多集成度高、成本低的场合,如LPC920/921/922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结构,集成了许多系统级功能,指令执行时间只需2到4个时钟周期,6倍于标准80C51器件。这样可大大减少元件的数目和电路板面积,降低系统的成本,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1).单片机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2). DSP DSP比单片机集成度高、速度快、容量大,主要用于信号处理及其它高速要求的场合,DSP器件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具有独立的程序和数据空间,允许同时存取程序和数据。内置高速硬件乘法器、增强的多级流水线、使DSP器件具有高速的数据运算能力。DSP器件指令执行时间比16位单片机快8~10倍,完成一次乘运算的时间比单片机快16~30倍,DSP器件还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指令集,提高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滤波器的运算速度。但DSP目前价格较高。在满足速度要求的情况下可首选单片机。 * 第一章 绪论 仪器发展概况 1.1 智能仪器发展趋势 1.2 分类、组成和特点 1.3 设计要求、原则及步骤 1.4 首页 本章内容 1. 智能仪器的发展过程 3. 智能仪器的设计调试步骤 重点: 2. 内嵌式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 和各部分功能 返 回 1.1 智能仪器发展概况 1.智能仪器 发展 a 数据处理(过去); 模糊判断、故障判断、容错技术、传感器融合、机件寿命预测 。 含有微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仪器,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作用。 下 页 上 页 功能 返 回 b 知识处理(目前); 体积庞大,功能单一,价格昂贵, 开放性差,响应速度慢,精度低 。 2. 各个时期的发展 典型仪器 万用表、电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磁电式和电子式模拟仪器仪表 特点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50年代 仪器的功能用硬件实现,几乎没有软件的介入,完全由生产厂商在产品出厂前定义好,测量结果用指针显示。 模拟式(指针式)仪器。 2. 各个时期的发展 典型仪器 数字电压表、数字功率计,数字频率计 基本工作原理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60年代 数字式仪器 在测量过程中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和输出 特点 读数清晰,响应速度快,精度高 随集成电路的出现,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 2. 各个时期的发展 特点 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稳定性好。智能仪器一般均配有GP-IB(或RS-232C、RS-485)等通信接口,可跟另外的智能仪器组成智能仪器系统 功能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70年代 微处理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产生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仪器相结合的仪器. 可根据被测参数的变化自动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自动校准、自动补偿、自动判断故障、优化控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