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引论 张国民.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一 章   绪 论 中国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概况 中国地震活动的构 造动力学环境 根据全球构造 的板块学说 ,地球外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 (大洋 中脊 、岛弧构造和水 平大断裂 )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 的板块 。板块运动 的相对速率约为每年几 毫米 至几 十毫 米 。大地构造活动基本上是 由板块相互作用 引起 的。大部分地震和火 山也都发生在板块 边 界 上 图 示 出全球主要板块分布 。 图 全球主要板块分布 图 板块主要 由相对冷 的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约为 ,称 为岩石层 。板块 间发生 相对运动 ,在大洋 中脊处 ,相邻板块彼此分离 ,同时 ,热 的地幔物质上升 ,将岩石层板 块 间扩张 的间隙充填起来 ,增大 了板块面积 。另外 ,板块在海沟会聚弯 曲、下沉到地球 内部 。由于板块 的相对碰撞 、会聚 、弯 曲、消减等运动过程 ,导致板块边界上和板块 内 部应力状态 的变化 。 由图 可见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 东南部 ,台湾省坐落在欧亚板块及菲律 宾板块 的边 界上 。这样 ,中国是在太平洋板块 、北美板块 、菲律宾板块 、印度板块和 欧亚板块 的交汇处 ,构成 中国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 的重要动力学背景 。 板块理论认为 ,按 照地震 的板块构造环境分类 ,可分为板 间地震 、板 内地震和洋脊 地震等基本类型 。中国大陆 内部 的地震属于板 内地震型 ,台湾省及其邻近地 区地震则是 板 间地震型 。 中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上述特殊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决定中国地震活动的一系列特点。 我 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强 的地 区 中国是一个 多地震和强地震 的国家 , 自公元前 年起有地震 的历史记录 以来 , 至今共记录到 级 以上 (含 级 )强 震 多次 (图 ,遍布于 除浙江 、贵州 以外 的所有省份 。就浙江 、贵州两省而言 ,也都发生过 级地震 。自 世纪有仪器记录 以来 ,我 国平均每年发生 级 以上地震 次,其 中平均每年发生 级 以上地震 次 。 级 以上 巨大地震平均 年左右 次 。地震活动不仅频度 高 ,分布面积广 ,而且强度亦 为世界之冠 。根据 日本学者阿部胜征 的研究 ,在 世纪全球发生 级 以上 的特大地 震共 次 ,分别为 年我 国宁夏海原 级 、 年我国西藏察隅 级和 年 智利 级地震 。由此可看到 ,我 国地震在全球地震 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 ,我 国地震还 有震源浅 的特 点 。除东北和 台湾一带少数 中、深源地震 以外 ,绝大多数地震 的震源深度 在 以内,尤其是我 国大陆的东部地 区,震源更浅,一般都在 的深度上 。 因此 ,我 国的地震活动 ,可用 “多 、大 、广 、浅 ”四个字概括其特 点 ,即地震 多 (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 我 国地震活动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特点 从图 可见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 以 西 的中国大陆西部地 区,由于直接受 印度板块 的强烈碰撞 ,地震活动 的强度和频度均大 于中国大陆的东部地区。表 给出 世纪 以来 级 以上大震 的分区统计 。从 中可 以 看到 ,就 中国大陆地 区而言 ,近 的 级 以上大震发生在西部,且其释放 的地震能 量 占整个大陆的 以上 。 表 中国分区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