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博九灵王遂申研读
《上博九·靈王遂申》研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3月29日)
上博九《靈王遂申》篇凡五簡,首尾完整,試讀如下:(不需討論者以通行字寫出)
靈王既立,申、賽(息)不憖。王敗蔡靈侯於呂,命申人室出,取蔡之器。執事人夾蔡人之軍門,命人毋【1】敢徒出。
首句“靈王既立,申、賽不憖”,謂王子圍即位後,楚國申、息兩縣民人不服。
《左傳》載靈王十年(魯昭公十一年,BC531),楚靈王召蔡靈侯會于申,“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饗蔡侯于申,醉而執之。夏四月丁巳,殺之。刑其士七十人。”誘殺蔡靈侯般。簡文有兩處值得注意,一是稱“敗蔡靈侯”,下文又云“軍門”,可能如《公羊傳》所載有“兵車之會”、有“乘車之會”,蔡靈侯及其扈從以嘉禮乘車之會往,被靈王誘殺。或疑“敗”爲“則”、“賊”之誤。一是稱其地曰“呂”。呂、申皆在南陽,地望相近,據下文“呂”地似即在“申”中。
楚靈王欲取悅申人,命申人每室皆出,取蔡靈侯器。靈王之執事人夾蔡人之軍門,命申人毋敢徒出,徒字不宜訓為徒步,當謂命申人不得空手而出,所以下文成公說“舉邦盡獲”。
申成公(飾)其子虛(?)未畜(蓄)??(髮),命之。
“申成公”首先最容易想到的是楚靈王時的申無宇和其子申亥。但楚國的申氏、申叔氏與縣公“申公”在文獻中有明確的區分。但是把“申成公”理解爲靈王時的縣公“申公”、諡爲“成”也不甚妥當(楚靈王時有申公子亹史老,見《國語·楚語》),因為楚國加諡號的稱呼往往用於封君,如魯陽文君,而不宜用於縣公,文獻所見歷任申公也從未有加諡號的。所以我們把“申成公”理解爲在申地之成公,即成得臣(令尹子玉)→成大心以下的成氏。楚靈王誘殺蔡靈侯的次年(魯昭公十二年,BC530),《春秋》說“楚殺其大夫成熊”,《左傳》說“楚子謂成虎若敖之餘也,遂殺之”,靈王借故誅殺成氏,可能靈王即位後成氏不憖,誘殺蔡靈侯後又不從取器之命,導致靈王誅殺。
成公之子,字作、、、、、,或從虎、或從鹿,而下半不從“丘”,不太可能是“虛”字,爲行文方便,姑稱為“虛”。前引《春秋》昭公十二年經文“楚殺其大夫成熊”,公羊經作“成然”,穀梁經作“成虎”,可能即為此字。
據簡文看,成公父子皆不欲取蔡侯器。簡文“”當爲及物動詞,所以試讀為“飾”,謂成公飾其子如童子未蓄髮,命其出入軍門,以應對靈王每室皆出取器、毋敢不取的命令。
末字與楚簡“遣”字字形有一定區別,這里釋爲 “逝”,訓爲往,詳下。或讀“申成公”絕句,爲不及物動詞,“其子虛未蓄髮”一句。
虛(?)三徒出,執事人志之。虛(?)乘一車駟,告執事【2】人:“小人幼,不能以它器,得此車,或(又)不能馭之以歸。命以其策歸。”執事人許之。虛(?)秉策以歸,【3】至毄澨,或(又)棄其策安(焉)。
成公父子皆不欲取蔡侯器,虛三次徒手而出,執事人志之。從整理報告說見於天星觀簡。或疑從間(??)聲,試讀為軒。虛以此車及駟馬告執事人,小人年幼,力不能執他器,又不能馭此車,請以其馬策歸。
可與清華簡《繫年》魏武侯“繫(擊)”【120】【134】字參照,爲“擊”本字。可參照郭店老子甲【22】的(逝)字,此處讀為《禹貢》“過三澨至于大別”的“澨”,澨謂水防。此句說虛至一處名“毄”的水邊棄其策。
成公懼其又(有)取安(焉),而(待)之亭。爲(偽)之怒:“舉邦盡獲,女蜀(獨)亡(無)【4】得。” 虛(?)不答。或(又)爲(偽)之怒,虛(?)答曰:“君爲王臣,王將述(墜)邦,弗能止,而或(又)欲得安(焉)。”成公與虛(?)歸,爲(落)。【5】
成公父子皆不欲取蔡侯器,成公偽飾虛爲童子,命其往軍門,又懼虛有所取,又待(或釋爲“逆”)虛于市亭。見虛徒歸,偽怒曰(或“爲”不破讀,讀如本字):舉邦盡取,汝獨無得,虛不答。成公又偽怒,虛言:王將墜楚邦,君爲王臣而不能止其禍,而又取蔡器。於是父子歸爲落祭。
落祭見《左傳》,如昭公四年“叔孫爲孟鍾,曰:‘爾未際,饗大夫以落之’”;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以諸侯落之。”或疑“”讀為“隙”,《國語·周語中》“則可以上下無隙矣”,韋注“瑕舋也”,意爲不滿。簡文此處頗不可解,姑存以俟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