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三周考向9鉴赏诗歌形象之物象(含解析)
PAGE
PAGE 8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8 页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8 页
考向9鉴赏诗歌形象之物象
【重要指数】 ☆ ☆ ☆ ☆ ☆
【考点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诗歌的意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泡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7)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问答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以来被方家厚爱,请你谈谈该句妙在何处?
【答案】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2.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
【答案】《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的同情)。“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比较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区别,首先根据所学内容答出 “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训练0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全国百所名校2019届高三语文大联考调研试题(二).doc
-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四周考向13炼字(含解析).doc
- 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
-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6周周练试题(无答案).doc
-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泰安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探究文本意蕴教案新人教版.doc
-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教案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训练0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23鉴赏行文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