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马雅可夫斯基 本书编写组.pdfVIP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马雅可夫斯基 本书编写组.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战斗的一生 1930年 1月21日晚上,莫斯科大剧院的大厅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 整个剧院笼罩着一片肃穆庄严的气氛,这里正在举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 世六周年纪念会。纪念仪式结束之后,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迈着稳健的步 伐走上舞台。站定之后,他略略昂起头,用悲壮有力而又满怀激情的声音, 开始朗诵长诗 《列宁》的片断。剧院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噙着泪水,聚精 会神地听着,他们的感情随着朗诵者感情的波涛而起伏。朗诵刚一结束,大 厅里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当时在场的斯大林同志也向朗诵者热烈鼓 掌。 这个朗诵者就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罗维 奇·马雅可夫斯基。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戏剧作品。马雅 可夫斯基不是诗歌园中的一朵小花,也不是朦胧月下的一只夜莺,而是革命 诗坛上的一员虎将。他率领着士兵——一列列诗行冲锋陷阵,他挥舞着韵律 的长矛,与苏联人民一道战胜了国内外反动派。他敲响了进军的战鼓,他唱 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为革命领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的诗为社会主 义事业铸造了一尊青铜塑像。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斯大林称他是 “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 童年 在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的哈尼斯·茨哈里河畔,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 子——巴格达吉村,这里花木繁茂,风景秀丽,以盛产葡萄著称。1893年7 月19日 (俄历7月7日),马雅可夫斯基就诞生在这个村子的一幢木屋里。 为了纪念诗人,这个村子已经改名为马雅可夫斯基村。 马雅可夫斯基的父亲符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维奇是巴格达吉地区的林 务官,忠厚老实,乐于助人。他跟护林员们和乡邻们相处得很好,受到大家 的尊敬,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他干的是又艰苦又危险的工作,在山中巡视 林区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雷雨和山崩。马雅可夫斯基六岁就学会了骑马,以 后就常常跟着父亲到林务区去巡视。在优美的大自然怀抱里,在矫健纯朴的 格鲁吉亚山民和护林员中间,这个俄罗斯孩子渐渐成长起来。 马雅可夫斯基从三岁起就喜欢书本,他特别喜欢诗歌。母亲常常放下工 作,给他念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诗。他聪明好学,求知欲 强,而且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背诵许多诗篇。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熟练 而又富于表情地背诵莱蒙托夫的 《争辩》一诗,他也能够背诵马伊柯夫的诗 《牧童》和格林卡的诗《莫斯科》。后来他还能背诵许多古典作家的作品, 朋友们对他那非凡的记忆力十分钦佩,诗人布尔柳克说他的记忆就像波尔塔 瓦的一条大路,每个行人都在上面留下脚印。 马雅可夫斯基小时候就很喜欢朗诵,他常常在客人面前朗诵诗篇,总是 得到客人的称赞。有时候,他钻进盛葡萄酒的空坛子里大声读诗,边读边听, 或者叫奥丽亚姐姐听,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这为他后来的创作习惯和 朗诵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诗人写诗时,不喜欢静坐书斋,而是常常走动 和朗读,以加强自己的思维和记忆,他能记住和朗诵自己构思的许多诗。 马雅可夫斯基很早就学会了读书。他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 《养禽人阿加 菲亚》,这是一部充满伤感情调的儿童读物,他很不喜欢。后来一位亲戚送 给他一本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 《堂吉诃德》,他一拿起来就入了迷。读完之 后,他立即做了一柄木剑和一个木盾,模仿堂吉诃德,向周围的一切进攻。 马雅可夫斯基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巴格达吉村没有俄罗斯学校。1900 年秋天,父母决定把他送到离巴格达吉村二十五公里的省城库塔伊西去补习 功课,以便报考中学。经过一年多的补习,马雅可夫斯基于1902年5月以优 异的成绩考入库塔伊西中学。这年秋天,全家除父亲外,都迁居到库塔伊西。 9月 1日,马雅可夫斯基正式上学了。他的成绩很好,每门功课都得五分。 在课余时间,他还读了很多文学书籍。他最喜欢著名的俄国作家的作品,也 读了不少外国作家的作品。 马雅可夫斯基的家庭颇有文学艺术修养,家里有很多报刊和文学书籍。 父亲懂得阿尔明尼亚语、鞑靼语和格鲁吉亚语。他很喜欢俄罗斯、乌克兰和 格鲁吉亚歌曲,在巴格达吉村的时候,他常常和孩子们在露台的石阶上齐声 合唱。母亲阿历克山德拉·阿历克塞耶夫娜也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大姐柳达 在库塔伊西市立小学做教员时,在家里成立了一个文学小组,他们常常在一 起朗诵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并 且常常进行辩论,马雅可夫斯基每次必到。他越来越喜欢俄罗斯文学,未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