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电影公共资助政策中的文化与经济角色
———欧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陈萌舒
摘 要:电影产业兼具文化与经济双重身份,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如
何二者兼顾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发达国家的经济优
势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在寻求
二者平衡的过程中公共力量的作用必不可少。欧洲的视听产业资助模式
建立在 “以文化为理念,以经济为手段”的准则之上,不仅体现了商业
社会 “效率优先”的原则,同时秉承欧洲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兼顾经济、
文化双方利益,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产业、保护文化多样性可供借鉴
的政策范例。
关键词:电影 文化 经济 公共资助 欧洲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也随其他商品一起离
开其母体,在世界各国传播。普通商品尚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更何况
文化商品本身即包含了商品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其中的文化信息以
各种具体商品形式为载体,将本国的文化特性带到世界各地,实际上形
成了一种文化意识、价值观、世界观的传递和交流。
表面上,经济领域的流通促进了文化领域的流通,世界文化呈现出
陈萌舒,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媒介经济及欧洲影
视公共政策研究。
1
东陆之光 ·人文学院·新闻系卷
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繁荣局面。但是,经济在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也
带来了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使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占得先机,将经济的顺差转变为文化的顺差。这种表面的经济活动,
实则由于经济力量的悬殊而演变成为经济巨人的 “文化入侵”。
一、电影市场中文化与经济的悖论
我国电影已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经济与文化相互
联系,以传播实现产业化经济效应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个显见的事实
是:我国电影市场起步晚,发展尚不成熟。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以及我
国市场经济发展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媒体在产
业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市场调节功能不能完全承担起实现媒体影视
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应具备的文化职责的责任。我国电影在产业化的发
展过程中显示出过于追逐经济利益,对作品的质量与文化价值重视不够
等缺陷,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持久存在的 “经济”与 “文化”的悖论
中:收入有了,却缺乏了内容,二者难以兼得。理论界和产业界开始共
同探讨:在产业化的最初阶段,在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承担起调节
平衡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确保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文化效益?
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政府一直以来也有一系列的以促进电影
产业为目的的相关政策。但是面对由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性质转变,
面对国际传播环境的新变化,我国现行的公共经济辅助政策显示出了缺
乏灵活性、政策指向性过强等缺点。
二、中国模式———导向性的公共资助政策
在针对电影市场的经济资助政策中,目前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国家电
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电影精品专项基金 (又称 “影视互济基金”)。
(一)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我国为了支持和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
2
电影公共资助政策中的文化与经济角色
①
而设立的专项财政性资金,从售出的每张电影票价中提取5%设立, 统
一管理,上一年收缴的资金总额用于资助下一年的电影事业发展,从
1991年5月1日起实行至今。
根据1996年制定的政策,电影专项资金的资助内容为重点故事片的
②
拍摄、制片厂更新改造设备等, 资助主要采取借款、奖励、资助三种方
式。其中,对重点故事片的定义明确表述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
革题材,表现党、国家、军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经批准的少量其他方
③
面的重点故事片。
2006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收缴总额达到9526万元,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