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中学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高一
教学形式
研读,讨论
教 师
曹保霞
单 位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中学
课题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学情分析 :1、我校学生90%来自农村,语文尤其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2、在初中时期,学生已学习了大量的文言文课文,其中《曹刿论战》亦选自《左转》。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文学常识还比较了解。3、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大背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利益等可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4、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尤其对爱好历史的同学来说,对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国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编年体史书《左传》的基本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缒”“阙”等字音,掌握“共”“说”“知”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了解古今单音词双音词含义及特点;理解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梳理“而、焉、以、之”等文言虚词,梳理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等。
能力目标: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做到字字落实,直译课文。
围绕题目中“退”字,整体把握故事大意:退的起因——过程——结果,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3、反复诵读,力求背诵,体会本文详略得当、跌宕曲折的叙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角度巧妙贴切,切入直击要害,分析透彻精辟,有条有理,师生共同探究其言辞背后的智慧、胆识与洞察力。
难点: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鉴赏人物形象,欣赏《左传》详略得当的叙事艺术与言简义丰的语言之美。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学生自主总结课文的文言知识点,例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以“烛之武为什么要从退秦师来解围困”为切入点,分析烛之武的说服艺术,探究其言辞背后的智慧、胆识与洞察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与解题,复习《左转》及其相关知识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讲解课文第一二段,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四、讲解课文第三段,探究“退秦师”的过程,理解烛之武说辞的艺术。
五、讲解课文第四段
六、小结
1.课件展示课题。
导语:初中时,同学们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叫《曹刿论战》,它让我们认识了政治上见识卓远、军事上稳重果断的曹刿。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左传》中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2、要求学生解释课题,指出“退”的使动用法。
3、学生结合注释介绍《左传》,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课件展示。
4、指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围绕题目中“退”字,退的起因——过程——结果,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5、指名学生讲述起因——过程——结果
6、点名一组学生读一二段,让学生讨论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7、点名一组学生读第三段,让学生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
8、抽读本段,让学生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
9、注意字词,课件展示。
10、让学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烛之武?学会了那些劝说的技巧?
1、思考,做笔记。
2、解释“烛之武退秦师”的含义。
3、结合注释,介绍《左传》
4、学生一人一段读课文,其他人评价。
5、学生分组讨论,讲述起因——过程——结果。
6、诵读一二段,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①秦晋围郑——“晋侯、秦伯围郑”② 郑国形势危机——“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③ 与秦无利害关系“无礼于晋”、 “贰于楚”;两军分兵驻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7、诵读第三段,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①“夜缒而出”——形势危机,烛之武胆识过人;②说辞: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8、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秦晋撤军——“秦伯说,与郑人盟”
晋侯“亦去之”。
9、学生撰写小结。
1、由初中内容导入,学生有熟悉感,便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2、检查预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概括、表述能力。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