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丽特-行政公职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學 441 442 o 《行政》第十五卷,總第五十六期,2002N .2,443-489 從哈麗特·洛(希拉里 )的日記看 19世紀澳門性別的社會生活 * Rogério MiguelPuga “每天我都驚嘆,這是多麼有趣的世界,它的人 民也是多麼有趣!你也許嘲笑對澳門這個世界任何 東西的看法,但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看到了無限 的品德……。 哈麗特·洛《我母親的日記》,1831年9月17日, 1900年,第104-5頁。 1829年5月24日,來自馬薩諸塞薩利姆的一個貴格會教徒家庭的哈麗 特·洛(1809-1877)乘坐蘇門答臘號輪船前來澳門。在爾後的四年中,它 將陪伴她的叔母,威廉·亨利·洛(1795-1834)的妻子阿比卡伊·克那 科·洛,於是她成為了有記載的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女青年。這位20歲 的年輕姑娘寫下了幾本日記並有數封致其姐姐“瑪麗”(瑪麗·安,1808- 1851)的信件。後由其女凱瑟琳·希拉里於1900年結集出版。1 2 在位於大堂斜巷高處 大堂圍2號的居所內,年輕的洛描繪了澳門及廣 州的多元文化生活,刻畫了澳門城不同社團絢麗多姿的方方面面,為傳播 澳門最典型的特徵一異國情調作出貢獻。此種異國情調在彎曲狹窄的街道 *東方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本文為在2002年1月26日在里斯本技術大學社會及政治科學系 主辦之第五屆中國文化週上宣讀論文之簡本。 1.哈麗特·洛希拉里(簡稱洛)《我母親的日記:一位年輕的女子在馬尼拉、澳門及好望角渡 過的五年(1829-1834)日記》,凱瑟琳 ·希拉里作序及註釋,1900年。初次引用本書後, 括號中為引文所在的頁碼。在腳註中以HL表示。 2.他們租用的房子於1979年被拆毀(參見文德泉《一位美國姑娘眼中的19世紀澳門》,1981 年,第1頁)。關於大堂斜巷,參見文德泉《澳門地名》,第2卷,1981年,第5頁。除了文 443 中,與歐洲的鄉風交融。在這位西方旅行者的字裏行間,一片由聲、色、 形、味及意構成的感官歡樂氣氛躍然紙上。我們將研究日記所記載的4年 並附之其信件。3 在此,哈麗特描繪了華南人文生活的場景,如同克利福 德·格爾特茨所言,(人種史)文化分析的方法類同文字的文學評論:除了 意義的結構……並且確定他們的社會背景和意義……。做人種學研究如同是 設法讀(在閱讀結構的意義上)原稿……。4 我們將看到此語完全適用於本文 的解讀。 作為一種外國人對澳門社會文化生活的描寫,本文為某些解釋及一些 歷史人類學情況提供了優良的信息來源,因為作者是美籍新教徒。其文的 中心以不同的方式透視了她所感覺到的現實,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有 些可以列入目前我們稱為宗教及種族偏見的範疇。書的觀點是一個貴格會 女青年教徒的看法。她遠離故鄉的那種安全與社會行為準則,在1829至 1833年間應威廉·亨利·洛的請求來澳。威廉·亨利·洛是美國商行旗昌 洋行5 的負責人。1824年通過另外兩家位於澳門的美國公司珀金斯洋行及 羅素洋行的合併而成立。它促進了在澳門的美國貿易6 ,後遷往臨近的英國 殖民地香港。 據伊麗莎白·巴爾稱,“在過去的十年間,女權評論家參與了兩項要求 計劃:發現被遺忘的婦女作家……並且再閱讀婦女作家……發現她們作品中 關於婦女的信息”。7 據此說並通過我們對關於美國女作家的參考書的檢 閱,我們得出了如下結論:哈麗特·洛的日記相對來說未得到重視,不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