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孟 悦 著 历
人 西 映 民 史
救 滋 育 出 与
社 叙
述 、
编 委 会
主 编 汤 学 智 杨匡汉 张德祥
编 委 汤 学 智 杨匡汉 张德祥
许 明 周政保 洪子诚
孟 悦 楼肇明 贺兴安
李 星 肖云儒
田和平 王志章
孙 玲 符 均
张 艳
总 序
当90年代第一个春天抖去80年代最后一个严冬的寒
意阔步走来的时候,我们筹划推出这套 《新世纪文丛》,向
更添新雨洒人间的季节献上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期待、我们
的爱。
刚刚过去的80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指引下,
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是充满开拓和创造精
神的年代,也是积极改革、辛勤建设、深刻变动的年代。改
革开放的伟大业绩,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
样的现实背景上,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获得了
空前的解放和发展。这种解放和发展,首先表现在纠正了
长期以来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问题上的理论偏颇,
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与创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公式主义,艺
术的真实性、艺术的现实主义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突破
性的深化、丰富和发展。由此,文学创作进入一个更为自由
更为广阔的新天地。其次,由于对“外开放”,世界各地有价
】M I
值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文化观念、思维方
法,大量被引进、试用、改造、重构,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从内
容到形式的开拓和创新,整个领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样
化发展态势。综观新时期文学,既造就了一批富有使命感、
热爱祖国、勇于探索创新的优秀作家,又产生出许多思想深
刻、内涵丰厚、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的确成就巨大。从历
史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文学的进步和变化,带有 “文革”及
其以前的那些岁月不可比拟的性质,是那个时代所无法实
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它喻为我国社会主义文
学的“新世纪”。
“新世纪”文学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它在哪些重要领
域重要方面,又在何种程度上取得了革命性进展?这种进
展的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动因如何?它
的历史过程怎样?有哪些经验(正面和反面的)可以总结?
其价值和意义何在?怎样促使这种“革命性”的新因素沿着
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推
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新文化的建设?这是每一位真正关
心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公民迫切关心的课题,也是我
们这套丛书所关注的重点。这套小书,有多数意在从不同
角度不同程度上探讨和回答上述问题。就作者而言,他们
都努力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力图从丰
富而复杂的文学现实中,着重探寻和发掘那些真正具有艺
术生命力而又符合我国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东西,哪怕它还
很不成熟,还有缺陷,还很嫩弱。他们以此学术行为,立足
于建设,着眼于淘金。诚然,各书作者之间在一些具体的学
low,
术见解上并不完全一致,而且作者的某些观点编者也不尽
赞同。这里,我们的原则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
下,努力体现双“百”方针,尊重学术个性,尊重学术自由,文
责自负,鼓励积极的建设性的学术争鸣。我们希望这些成
熟的或不成熟的,正确的或带有偏颇的见解,能够从不同层
面不同方向上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为了有助于更好地从
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的观点观察问题,我们特就台湾地区当
代文学增设一本《台湾地区文学透视》,相信会得到读者的
赞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