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全省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全力推进常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常州市农林局
(2009
2008年,我市紧紧围绕省市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和常州市“环保在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关键措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畜禽养殖场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去年共治理畜禽养殖场点677家,列入市级考核治理范围的13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已全部治理结束,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化学农药、化学氮肥使用量分别为4442吨和55759.45吨,分别比2007年削减11.3%和4.6%。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11.29万亩,增长幅度创历年新高。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74万亩。全市高效种植业、设施农业累计面积已分别达到80.23万亩、14.74万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我市夏秋两季共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27.5万亩,示范带动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109万亩,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8%。生态湿地、生态林带建设全面加强。金坛市建成长荡湖生态湿地5000亩,,滆湖周边乡镇2000亩生态湿地建设接近尾声;武进区完成入湖河道5000亩的水葫芦种养任务。武进区生态沟渠建设3.65万米(米2)、建设生态池塘69个。环太湖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压缩围网养殖工程稳步推进。滆湖拆迁围网7000亩,金坛、溧阳两市加紧长荡湖3.3万亩围网拆除方案的制定,明确压缩范围。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工程得到推进。在武进区牛塘镇丫河村、雪堰镇雪东村、雪堰镇雅浦村、仁庄村等地建设37处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设施,建立新型的生态拦截型沟渠塘系统,实现了净化水质、绿化村庄、美化环境的目的。
回顾一年来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为全面完成我市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和“爱我家园、护我环境、铁腕治污、净化常州――2008年全市环保在行动”目标任务,我局迅速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常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召集各成员单位定期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月进行二次情况汇总,反映面上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同时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市区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支持,形成强大的合力。
二、职责明确。根据《江苏省农林厅“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2008年“环保在行动”的目标任务,我局制定了《常州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并与各辖市(区)农林局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市的考核目标,按照责任状的目标任务,不定期组织督促检查,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为农林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根据市局各处室的工作职能,对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实行分工负责。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传达市政府“全市环保在行动”点评会的会议精神,通报上月工作进展。对点评会中涉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内容在第一时间下发情况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地到现场查看,认真排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2008年共下发了七期情况通报,确保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按时序进度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三、宣传有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各种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营造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当中。先后在常州电视台播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面的新闻数十条、在常州日报刊登相关新闻多篇。通过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逐步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投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分散,治理任务非常艰巨。要确保防治取得实效,关键要增加投入。去年以来,我市积极主动争取省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全市各级财政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超亿元。在畜禽养殖场治理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广泛引导社会资金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虽然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情况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环保意识淡薄,重生产管理,轻环境保护,农民对农事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足;二是种养脱节问题突出。一方面,种植业大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另一方面,畜禽养殖场没有足够的土地消污纳粪,畜禽粪便白白浪费,反而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