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C-N同位素组成 动物组织与食物C同位素关系 DeNiro and Epstein (1978) 动物组织?13C值比食物高约1‰,12CO2优先被呼吸; 陆地食物链通常不超过三级,因此最大的C同位素分馏为3‰; 海洋食物链可达7级,因此顶级掠食者与初级食物之间的?13C值差异可达7‰。 动物组织与食物N同位素关系 DeNiro and Epstein (1981) 动物组织?15N值比食物高约3~4‰ Schoeninger and DeNiro (1984) 骨胶原质的C和N同位素组成与动物体类似; 埋藏后,骨中的磷灰石可与大气降水进行同位素交换; 骨胶原质和牙釉质保持初始同位素组成; 骨胶原质和牙的C和N同位素组成可以用于重建化石动物的食物。 稳定同位素考古 骨胶原质,牙齿,瓷器上的谷物和蔬菜炭化斑同位素组成?古人类食物。 S同位素地球化学 32S(95.02%),33S(0.75%),34S(4.21%),36S(0.02%) 自然界总的变化范围-65~120‰ 5. 同位素体系定量模式 平衡结晶 分离结晶 AFC过程 平衡结晶 分离结晶 1.3,0.5 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AFC) 岛弧岩浆,地壳混染?沉积物贡献? 沉积物?18O+15‰,地幔:+5.6‰. 岛弧岩浆:沉积物+地幔,?18O高于地幔. 但也可能是地壳混染的结果. 87Sr/86Sr 结合O和放射成因同位素,可以区分这两种过程. 事实上,硅酸盐岩石,包括沉积物,岩浆,和橄榄岩O含量类似(close to 50%), 但放射成因同位素Sr, Nd, Hf, Pb, etc.变化较大. 这些元素(except Os)为不相容元素,岩浆中的含量高于地幔. 许多岛弧岩浆Sr含量比大陆地壳高,但地幔Sr含量比沉积物低. 意味着沉积物+地幔混合线不同于岩浆+地壳. 稳定同位素判别源区混合vs.地壳混染 沉积物+地幔混合,r = SrM/OM/SrS/OS1. 岩浆+地壳混合, r = SrM/OM/SrC/OC1 ?18O vs. 87Sr/86Sr. 降雨-Rayleigh分馏 大气降水线 岩浆侵入浅部地壳?加热围岩和水?导致水-岩相互作用; 中性、“氯化物”地热水H同位素组成与当地大气降水类似,但?18O值升高; 酸性富硫的地热水H和O同位素组成均不同于当地大气降水. 地热水 氧同位素和矿床 火成岩 绝大多数火成岩的?18O变化范围为5~15‰,?D范围为-40~-100‰。一般来说, ?18O值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 造成火成岩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因素 年青新鲜玄武岩氧同位素组成 Oxygen isotope ratios in olivines and clinopyroxenes from 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s. Data from Mattey et al. (1994). 岛弧火山岩 蛇绿岩 洋中脊玄武岩-海水相互作用 高温氧同位素交换 低温氧同位素交换 花岗岩 高?18O花岗岩 低?18O花岗岩 正常?18O花岗岩 沉积岩 碎屑沉积岩 粘土矿物 化学沉积岩 粘土矿物氢氧同位素组成 变质岩 原岩性质 变质改造 生物圈的氢和氧同位素 生物过程中的动力学分馏 有机物中的同位素分馏 古气候 Urey(1947), 碳酸盐?古温度计 方解石-水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12C(98.90%),13C(1.10%) 两个主要储库:有机碳和碳酸盐 生物体系同位素分馏 生物过程?同位素分馏; 植物(光合作用),细菌+无机物 能?量 有 机 物 食物?链 (同位素分馏)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 陆地植物利用大气CO2(–4.4‰); 海洋藻类和水生植物利用溶解CO2或[HCO3]- ? 0.9‰ ? +7.0 to +8‰ 生物过程的动力学效应 光合作用: 6CO2+11H2O?C6H22O11+6O2 三步: 植物从大气中优先吸收12CO2,使之溶解于细胞质中; 溶解在细胞质中的12CO2通过酶的作用优先转移到磷酸甘油酸中,使残余的CO2富集13C,这些重CO2在呼吸作用中排出; 植物磷酸甘油酸合成各种有机组分时进一步分馏。 生物分馏 C3循环(Calvin循环) 酶 3C-磷酸甘油酸 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内在因素 此循环长,所以分馏大,?13C=-23~-38‰ C3植物占90%,包括藻类,自养细菌,和绝大多数 种植植物如小麦,水稻和坚果等 羧化过程动力学分馏,陆地植物(-29.4 ‰),细菌(-20 ‰) C4 (Hatch and Slack)循环 分馏为-2.0 to -2.5‰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