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柴如峰)语文教案
课题名称
《游褒禅山记》
授课时段
2018年5月28日--6月3日
授课班级
2016级建筑专业1班,2016级建筑专业2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2.重视诵读,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具使用及信息资料
以希沃白板5、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录屏、声像制作家、万兴神剪手、快剪辑、锐动天地、编辑星、语音合成工具、教学一体机等软硬件为助手,实施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教学设计
一、温习王安石的名句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王安石的词教辅《菩萨蛮》)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三、整体感知:
1.放视频,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3.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应不应该有围墙”反方破题思路解析.doc
- “读书提素”文化体系的创新和建立.docx
- “共话新时代-放飞我的梦”班队会.docx
- “双导向”视角下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doc
- “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考试试题100题.docx
- 《10.2-阿基米德原理》课程教学设计.doc
- 2018-2019年上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 2018-2019年顺峰中学、梁开中学两校第十四周联考化学试题.doc
- 2018-2019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人教版).doc
- 2018-2019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docx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