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与海 陈源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诗 刊 社 诗 歌 艺 术 文 库 2 0 0 2 年 4 卷 主 编 : 林 莽 谢 建 平 陈 源 著 中国文 ■出版社 陈源,原名 陈伍凤 ,余字行辈,又名 陈一 源 。 1966年正 月生 于浙 江洞 头,河北北戴 河 人 ,工程师,秦皇 岛市文学院外聘作 家,现在 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 。 出版有诗集 《花与剑》 (1998年)、诗文配 乐朗诵音带 《花与剑》 (1999年)、 《铁树与海》 (2002年)和随笔集 《山河云庵》 (1999年)等, 另有二部专业志问世。 剑 与 菊 —— 《铁树 与海》序 言 韩 作 荣 认识陈源已经多年。在我的印象里,他有着矮壮且墩 实的身子骨,唇上留着一抹黑黑的胡须,一双眼睛油亮油 亮的,透着聪慧与精明。或许是家住海边的缘故,随着海 的潮起潮落,他的心境也动荡不安,于是,终有一天他辞 去了公务员的职务,下海经商去了。从东海边漂泊到北方 的海滨,在商海中搏拼、驰聘,如大海的骑士。在这期 间,他饱尝商海的波峰浪谷、暗礁险滩的动荡与艰辛,酸 甜苦辣,个中滋味大抵是身在其中的人才得以领略。可他 老家院子里的铁树给他以精神的支撑,像坚信铁树终能开 花一样,他在生活的路途上艰难地行进,用铁树的长叶削 平了波涛,于是,铁树与海便成就了他的事业,也凝结成 他体味生活、抚慰心灵的诗篇。 我和陈源是以诗相识的,作为他的创作辅导教师,我 们 曾有过创作交流。偶尔见面,他总是小心翼翼地从怀中 掏出诗稿,让我审视、评点和修改,甚至有时会固执地让 我回答,看他写诗有没有突破的可能,还能不能再写下 去?对此,我能说他什么呢?因为任何人没有扼杀别人写 作 的权力,而且从一组作品中也很难看出其未来的创作走 向和内在潜力,像里尔克这样的大诗人,其前期的作品亦 浅薄得很,但他仍能成为令所有诗人瞩 目的大师,甚至被 茨维塔耶娃认为是不可超越的 “诗本身”。尽管在我看来, 经商与写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世界上也有保险 公司的副总裁成为著名诗人的先例。或许,能否成才,还 是在于 自己,即使并非天才,但假以时 日,后天的努力仍 能成就一位大家。当然,这样的人并不会多。可从另一个 角度着眼,也许,功利之心越重,欲速则不达,如果只将 写诗看成是对 自己心灵的抚慰,并努力寻求能与心灵契合 的 最 佳 表 现 方 式 ,让 思 索 多于 落 墨 ,会 事 半 功 倍 。 诚然 ,我对陈源 的诗并不陌生 ,我读过他 的部分手 稿 ,也在报刊上零星读过他发表的作品,但这样总体浏览 其近期的大部分作品集,却是首次。这是一次对他诗作的 较全面的认识,如果说诗如其人,也可称之为对他的一种 更为内在的相识。 就粗略的印象而言,我感到陈源是个有灵气 的为诗 者 ,他能将 自然万物与心灵在诗性意义中融为一体,创造 出与现存世界有别的另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 “时光犹 如片片绿叶悄悄地长 /快乐和痛苦也在树下留连”,描述 得细致入微,颇有内涵,既是 自然的现实,也是心灵与情 感 的现实;在他的感受中,寒风是锋利的,一只小红鸟会 牵着一江丽水和秋风,那般清爽、幽静并暗含着沉重;而 雪把余光留给茶花,滴着水珠的柏树也滴着忧伤,甚至葫 芦悬在半空,也结束叮叮当当的音响……这种物 的生命 化 ,多姿多彩 的画面 ,都带着体温和心的灵动,足以看出 其对生活的敏感、诗的敏感。 陈源 的诗 ,给我感受较为深刻 的,是其硬朗、刚烈的 精神 内核 。且不说老家院中的铁树 的剑拔弩张与坚毅,即 使在别人笔下被盗走血液 的玫瑰 ,在他的诗中也成为 “玫 瑰怒放,满腔热血 /皆成春雷”,那闪电,也成白马一匹; 而花朵在他 的眼里也成为温柔 的利剑 。在这里,陈源似乎 已成为骑着 闪电白马疾 闪而逝 的仗剑者,唇上的髭须都成 了箭矢 。或许 ,由于商海 的争斗过于酷烈,也许,他的天 性就是一个不 向命运低头的人 ,这种 内在的性格与生存压 力展现在他 的诗 中, 自然而然地便涌出来,成为与他人判 然有别 的独属于 自己的意象,于平静之中,只有着铁马金 戈的音响。 在陈源 的诗 中,我 比较喜欢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