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受 降纪念 坊
▲ 受 降 凯 旋 门 ▲受降会场
▲纪念抗 日战争胜利展 览馆
▲ 巍 巍 赤塔
▲ 侗 乡 丰碑
▲龙津桥落成盛况
▲中国侗乡第一桥
▲龙津桥夜景
▲奎文古阁
▲怡乐福地
▲ 蟒 龙 吐 珠
▲ 春 满 阳 滩
序 言
一部 以宣传介绍芷江旅游资源为主题的 《山
明水秀受降城》一书,由芷江侗族 自治县政协费
时两年,精心组织编撰而成的。是实施该县 “旅
游活县”经济战略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精
神文明建设 中的又一丰硕成果。通览全书,使人
们对芷江受降名城的悠久历史、俊秀山川,名胜
古迹 ,有 了全面的 了解 ,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芷江,山青水秀,历史悠久,名胜荟萃。境
内不少景观,在湖南乃至全国,均享有盛名。高
耸在七里桥旁的 “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纪念
抗 日战争胜利的唯一纪念性建筑;座落于县城西
的 “天后宫”是中国内陆保存最完好,石雕技艺最
高的 “妈祖庙”;横跨县城■水河上的龙津古桥,
即将恢复建成 国内最大的风雨桥;正在兴建 中的
公坪象狮坡处的 “中国侗文化城”,将成为人们了
解侗 民族的传统建筑,饮食文化和 民情风俗的最
好窗 口。芷江根据 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的
优势,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全县经济腾飞的着
眼点和切入点,这无疑是一项明智之举。李鹏委
员长在1998年亚太议 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上
曾说: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是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
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展望21世
纪,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发
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芷江
试 图建成湖南省独特的旅游大县,将旅游业作为
支柱产业,从而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
发展的思路,是值得认同和肯定的。湖南作为国
内的旅游大省,分布在各地的名胜景观众多,如
能象芷江那样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认真的
考察挖掘 ,并系统地整理成书, 向社会广为推
介,这使湖南走 向世界,世界了解湖南,促进全
省旅游事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 ,具有特殊的意
义。
县政协所编写的 《山明水秀受降城》一书,
将为芷江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牵线、架桥、铺路的
作用。纵观全书,深感此书不同于一般的名胜文
史专辑,而独具其特色:
《山明水秀受降城》是一部地方的名胜大辞
典 。她包容 了芷江城 乡具有旅游价值的全部景
观。并 以辞书的编纂方法,按山水林洞、寺碑塔
园等 自然和人文景观,分门别类的科学排列,清
晰地勾勒 出芷江旅游资源的全部脉络,使读者一
目了然。
《山明水秀受降城》又是一部侗乡散文集。
书中不是象一般辞书那样静止的,刻板的记载境
内的各个景点,而是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来
描述芷江旖旎 的山光水色 ,风景名胜,引人入
胜,令人神往。编著者象导游一样带领人们去瞻
古寺,观名 园,探幽洞,登奇山,去遍游芷江那
一方神奇的热土,从 “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
美的享受。用游记的文体介绍名胜古迹的专著古
已有之,战国时期的 《山海经》、明代的 《徐霞
客游记》等,用生动的文笔真实地记述了各处的
名山大川,风光景物,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
地理和旅游资源的财富。芷江运用这种古老的文
体来介绍境内旅游资源的做法,目前在省内亦属
首例,尽管尚存不足,但这种大胆的尝试,仍有
其新意和可取之处。
《山明水秀受降城》的出版,对海内外人士
了解芷江,热爱芷江,提高芷江旅游业的文化内
涵,促进芷江旅游业上档次、上水平,必将发挥
其积极的作用。
刘夫生*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八 日于长沙
*刘夫生,系湖南省政协主席。
F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