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全国农技推广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二00五年7月 提纲 1.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基本情况 1.1 吉林省自然情况 1.2 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类型区域分区 2.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几种技术模式 2.1以深松(翻)耕整地技术为主的土壤蓄水保墒旱作节水技术 2.2 以行走式节水坐水种技术为主的补水灌溉节水技术 2.3 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技术为主的土壤保水增墒技术 前言 吉林省是个干旱缺水的省份,自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 省的旱灾明显增加。据统计,全省6100万亩耕地85 %以上的旱田大 范围发生春旱频率约占50 %以上,较严重的春早发生频率占为22 %。特别是我省的干旱最严重的是西部地区,春早发生频率平均90 %以上,几乎达到“十年十春旱” 。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后一个时期,我 省将进入少雨期,干旱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发展旱作节 水农业已势在必行,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基本情况 1.1 吉林省自然情况 地理位置: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中部,位于东经 121°38―131°19、北纬40 °52-46 °19之间。东 南与朝鲜相望,东与俄罗斯接壤,南邻辽宁,西接内蒙 古,北接黑龙江省。全省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 国土总面积的2%左右。 土地情况 全省现有耕地400万公顷左右,19个土类型土壤,其中 黑土、黑钙土、淡黑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土壤占52%。农 耕土壤条件优越,结构好,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农作物生 长。 吉林省几种主要土壤面积 万亩 土壤类型 耕地面积 占全总耕地面积% 黑钙土 1640.9 26.9 黑土 945.5 15.5 草甸土 878.4 14.4 白浆土 573.4 9.4 冲积土 427.0 7.0 风沙土 433.1 7.1 气象情况: 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十分 明显: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降温快, 霜来早;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全省日照时数为2200- 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3-5度;年平均降水量500-- 910毫米;年无霜期120-160天。光、热、水资源在时间 分布上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对一 季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水资源情况 全境河流1119条,年径流量450亿立方米,30公里 以上的河流有220多条,形成了松花江、辽河、图们 江、鸭绿江和绥芬河等5个流域及第二松花江、鸭绿江 (干流)、浑江、牡丹江、拉林河五大水系。境内主要 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泡、大布苏泡、查干 泡、波罗泡等10余个,大多分布于中西部。年降水总量 为1165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资源天然储量为112.2亿立 方米。 1.2 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类型区域分区 地貌形态和环境特征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 依次形成东部长白山区、中东部半山丘陵区、中部松辽平原区、西部风沙 半干旱区。光能热量分布特点从东部山区向西部递增;降水从东部山区向 西部平原递减。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表水东部优于中部和西部;地下水 西部优于中部和东部。全省旱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22县(市),耕地 面积318.01万公顷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