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彭蠡小龙信仰与其地域扩展-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宋代彭蠡小龙信仰与其地域扩展-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彭蠡小龙信仰与其地域扩展-中国社会科学网

宋代彭蠡小龙信仰与其地域扩展 孙廷林 王元林 彭蠡小龙脱胎于中古宫亭庙神。佛、道争相降服宫亭庙神,彭蠡小龙代兴。宋初,立庙新建 县吴城 山,获封顺济侯。熙宁间用兵交趾,显灵助顺加封顺济王,成为长江一鄱阳湖航线上声名 显赫的航运保护神。徽宗时屡封至八字王,置专官四时致祭。其祠庙遍及长江 一鄱阳湖 一赣江区 域,扩展至江浙、福建等路。护佑漕运、消除水旱的阴佑功能等诸多因素,推动彭蠡小龙信仰地 域扩展甚广。彭蠡小龙信仰兴起与地域扩展反映出国家礼制、地方治理、水运交通与民间祠神信 仰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彭蠡小龙 祠神信仰 地域扩展 礼制教化 作者 孙廷林,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元林,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蠡小龙渊源于中古宫亭庙神,又称顺济龙王、小龙王。北宋时屡封至八字王,祠宇遍布江 西、江东、两浙、福建等路,成为威灵远被的水运保护神。彭蠡小龙信仰兴起及其地域扩展,与 长江 一鄱阳湖 一赣江水运交通密不可分,也是国家与地方互动的结果。本文在爬梳史料基础上, 旨在较完整地呈现彭蠡小龙信仰的兴起与地域扩展,进而探讨影响其地域扩展的多重因素,以期 在宋代国家与地方互动关系下管窥民众祠神信仰之一斑。不足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 、 祠神嬗替:脱胎山神,庇护水上 中古时期宫亭神是鄱阳湖区域影响甚大的祠神信仰。宫亭庙即庐山庙,① 其神乃庐山山神, 属汉晋时江南民众巫鬼与淫祠信仰之一。② 庙址 “在神林浦下岸”⑧,即今江西星子县城东北鄱 阳湖与神灵湖交界处。因濒鄱阳湖,庙神也被奉祀镇风护航。 《水经注》载: “南岭,即彭蠡泽 西天子鄣也……山下又有神庙 ,号 日宫亭庙 ,故彭 (蠡)湖亦有宫亭之称焉。山庙甚神,能分 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 ,而后得去。”④ 六朝时宫亭庙神多以巨蟒形象示人,围绕宫亭庙神,佛、道斗法争胜。⑤ 在佛教话语中,宫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 “东南沿海多元宗教、信仰教化与海疆经略研究”(15AZS009)成果之一。 ① 宫亭庙又作郑亭庙。熊会贞指出:“庐山庙即宫亭庙,郑亭庙亦即此庙。” (见 (北魏)郦道元注 ,杨守敬、 熊会贞疏 《水经注疏》卷三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264页) ② 台湾学者林富士指出宫亭庙是由巫者掌管的祠庙。参见Fu—shihLin, “ChineseShamansandShamanisminthe Chiang—nanAreaDuringtheSixDynastiesPeriod (3rd一6thCenturyA.D)”,Ph.D.disser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1994)第三章讨论 “祠庙”(Shrines)的部分。 ③ (明)陈霖纂正德 《南康府志》卷七 ,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9册 ,上海古籍书店 ,1982年。 ④ 《水经注疏》卷三九,第3263页。 ⑤ 参见吴真: 《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 《民族艺术》2006年第 1期。 · 94 · 宋代彭蠡小龙信仰与其地域扩展◎ 亭庙神被高僧度化。 《太平广记》引刘义庆 《幽明录》载: ① 南康宫亭庙,殊有神验。晋孝武世,有一沙门至庙,神像见之,泪出交流。因标姓字, 则是昔友也。自说:我罪深,能见济脱不?沙 门即为斋戒诵经,语 日:我欲见卿真形。神 云:禀形甚丑,不可出也。沙门苦请,遂化为蛇,身长数丈,垂头梁上。一心听经,目中血 出,至七 日七夜 ,蛇死。庙 亦歇绝。① 早于刘义庆的支昙谛 《庐山赋》中已有 “(安)世高垂化于 亭”之说。② 而在稍晚的 《出三藏 记集》③、 《高僧传》④ 中,亦均指宫亭庙神能 “分风上下”,使商旅 “各无留滞”,且对 《幽明 录》所载宫亭庙神的灵异神迹予以重构。在时间上否定 《幽明录》所言之 “晋孝武世”,而认定 为东汉灵帝末;把 《幽明录》所言之 “沙门”确认为支昙谛 《庐山赋》所言之安世高。摒弃 《幽明录》仅言 “蛇死”,演绎出安世高对巨蟒 “梵语数番,赞呗数契”,巨蟒 “得离恶形”,转 世为人。安世高度化宫亭庙神巨蟒之说 ,被 《法苑珠林》⑤、 《太平御览》⑥ 等照录。总之,在 佛教话语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