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共时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时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体性)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规律性)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本体论分析) 社会有机体的构架(骨骼)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 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结构(子系统)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照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理解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及其主要缺陷?  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的经典表述) 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社会是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框架        劳动            上层建筑 自然界——社会有机体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力            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 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 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总和。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地理环境”?  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生产和生活资料来源;  第二,通过生产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第三,影响生产部门分布和发展方向;  第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作用的性质 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是,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地理环境决定论”  博丹:权力统治和宗教统治  孟德斯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 “地理环境决定论” 巴克尔:气候、食物、土壤、地形——民族性格、社会制度。      意大利、西班牙:火山等无常力量——宗教;     希腊、英国:优美的自然环境——科学、逻辑      如何评价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     人类自身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  什么是“人口因素”?  总的观点: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一定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人口密度 人口构成 人口迁移  作用性质 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是,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真正原因。  马尔萨斯人口论 英国牧师,1798 年发表《人口论》  人口增长:    1,2,4,8,16,…… 生活资料增长:1,2,3,4,5,……  我国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约为122:100      新华网郑州2007年11月13日电 (记者吕诺、桂娟)中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中国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100个女性相对有122.85个男性,高于全国119.58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至107之间。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什么是“生产方式”?  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某得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