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的经验.DOC
李順民教授從脾論治腎病的經驗
程小燕1 李順民2
(1廣州中醫藥大學07級博士研究生; 2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深圳市中醫院腎內科,深圳 518033)
【摘要】脾腎相關理論在臨床各領域應用甚廣,本文從健脾祛濕、健脾降濁、健脾益腎、健脾攝血及健脾固攝五個方面探討了腎臟病從脾論治的思路。
【關鍵詞】脾腎相關 腎臟病 健脾
腎病的主要症狀有水腫、蛋白尿及血尿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蓋脾主運化水液。若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則可致水濕泛濫,而水濕內停又困脾,二者互為因果,加劇水濕的泛濫,終致腎病水腫;血漿蛋白屬水谷精微,如脾士虛弱,升清及氣化功能失職,不能正常輸佈水谷精微,使其下滲膀胱,則可出現蛋白尿;脾主統血,其運化的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氣血乏源,攝血無能,則血不循經,流溢脈外,隨小便而下即為尿血。由此可見,脾虛可導致腎病諸証,故曰:「腎病實脾」。
脾腎相關理論起源於《內經》時期,歷經前腎諸醫家的學術之爭日益完善,又在當代諸醫家的臨証應用中不斷的得到體現,已廣泛的運用於泌尿生殖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導師李順民教授師從我國著名中醫專家鄧鐵濤教授,受鄧老「五臟相關」理論啟發,臨証總結出了脾腎相關之「腎病治脾」思路並廣泛應用於臨床,屢屢奏效。本文擬從五個方面闡述李順民教授腎臟病從脾論治的思路。
1 健脾祛濕法治療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以浮腫、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為特徵,其症狀的出現與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升清及氣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佈密切相關。其主要病機基礎是脾虛濕困。臨床上採用健脾祛濕法治療腎病綜合征,每多奏效,如下述病案。
謝某,女,4歲。患兒反覆浮腫、尿少1年。診見精神倦怠,納食欠佳,面白少華,顏色及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浮腫,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沉滑。尿常規:尿蛋白3+;血生化示:血漿總蛋白45g/l,球蛋白25g/l,白蛋白15g/l,胆固醇9mmol/l。診斷為腎病綜合征,中醫屬水腫,脾虛濕困型,治以健脾利濕為主,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後隨症狀變化適當調整用藥,治療1月後,症狀明顯緩解。
2 健脾降濁法治療尿毒症
尿毒症即慢性腎功能衰竭(腎衰竭期),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至晚期的一組危重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代謝產物大量瀦留,水、酸碱及電解質平衡嚴重紊亂,屬中醫關格、癃閉、虛勞等範疇。中醫常分為脾腎氣(陽)虛、脾腎氣陰兩虛、肝腎陰虛和陰陽兩虛四型,及夾有濕濁、水氣和血瘀等兼証,以脾腎陽虛多見。脾主運化水濕,為制水之臟,腎為主水之臟,脾腎兩虛,無力運化水濕,致濕濁、水氣、瘀血、熱毒等實邪結聚於內,造成本虛標實之証。臨床上採用健脾降濁法治療脾腎陽虛型尿毒症,多能緩解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患者王某,男,56歲,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20年。因噁心、嘔吐1周就診。診見:精神疲倦,面色晦暗,面浮肢腫,少氣懶言,納呆,噁心嘔吐,尿少,大便乾。舌淡暗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尿常規:BLO3+,PRO4+;血生化:血肌酐820μmol/l、尿素氮21mmol/l。診斷: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中醫診斷:關格(脾腎兩虛),以健脾溫腎,升陽降濁為法,方用陳夏六君子湯加減。治療半個月後,病人的症狀明顯好轉。
3 健脾益腎法治療小兒遺尿
國際尿控學會將遺尿定義為任何形式的尿液不自主逸出,可分為日間遺尿、夜間遺尿或兩者兼有的混合性遺尿。中醫理論認為不論哪種遺尿,都與脾腎虛弱密切相關。脾主運化水液,為制水之臟,「脾虛則不能為氣化之主,故尿不禁也」。腎為水臟,職司二便,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作用對全身津液的代謝起主導作用。脾腎虧虛,津液的氣化失常,則可出現遺尿。遺尿常見於兒童,如以下病例。
謝某,男,5歲。遺尿已3年餘,遍用中西藥治療1年餘,效果欠佳。近1月來經常睡中遺尿,夜寐較深,不易喚醒,輕則每夜遺尿3~4次,重則5~6次,醒後方知。患兒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形寒肢冷、納呆、小便清長、大便不成形,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証屬脾腎兩虛,蓋脾腎兩虛致氣化失司、水道失約,以健脾益腎、固澀小便為法。方用參芪地黃湯合縮泉丸加減。服藥1月後,患兒遺尿次數明顯減少,後繼續調治半年餘痊愈。
4 健脾攝血法治療尿血
尿血是腎臟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可表現為肉眼血尿,亦可為鏡下血尿,頑固難消。尿血與脾氣虛失於統攝息息相關。脾主統血,脾氣健旺,則固攝血液循於脈內,防止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脈外;如脾氣虧虛失於統攝,則血溢脈外,可表現為衄血、紫癜、尿血等,正如《金匱要略注》曰:「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故腎病見尿血,同時伴見面色萎黃,納食欠佳,神疲乏力,大便溏洩,舌質淡苔薄,脈細等一派脾虛之象時,則可用健脾益氣攝血法主治之,方用歸脾湯、黃土湯等加減,如下述病例。
何某,男,9歲,2008年9月5日
5 健脾固攝法治療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