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习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单

PAGE PAGE 1 第5課 一、作者簡述:30分(每格3分) 作者 相傳春秋時魯國太史【 左丘明 】所撰 名稱 【 春秋 】三傳之一,亦名左氏春秋、【 春秋內傳 】、【 春秋左氏傳 】 根據 【 孔子 】據【 魯史 】作春秋,多所褒諱貶損,左丘明論輯本事而為之傳 內容體例 【 編年 】紀事體,以【 魯史 】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時間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歷十二公,凡二百五十五年 價值成就 其書詳於【 記事 】,特別擅長描寫【 戰事 】,語言生動簡潔,富有文采 二、文章寫作背景及題解:39分(每格3分) 1.本文選自左傳 僖公【 三十 】年,【 秦 晉 】合兵圍【 鄭 】。 2.【 佚之狐 】向鄭文公推薦【 燭之武 】遊說【 秦穆公 】。 3.關於本次出兵的歷史背景有二: 一是【 無禮於晉:重耳出亡時過鄭,鄭文公不禮遇之事 】; 二是【 貳於楚:鄭伯對晉國懷有二心而親近楚國 】。 4.全文透過對話刻劃出:【 佚之狐 】知人善任、見識卓越,【 鄭文公 】接納意見、勇於認錯, 【 晉文公 】顧全道義、考慮全局,更凸顯出【 燭之武 】有勇有謀、能言善道的形象。 5.最後化險為夷,遊說成功,打破【 弱國無外交 】的歷史通則。 五、宜特別注意之文字形、音、義:16分 1.縋:字音:ㄓㄨㄟˋ。字義:用繩子綁著身體,懸墜而下。 2.執事:原指君王左右辦事的人,此指秦穆公。不直言秦君而稱執事,用以表示尊敬。 3.東道主:東行道上的主人。 4.行李:即使者,又作「行理」。 5.闕:字音:ㄑㄩㄝ。字義:損害。 6.所與:所親善的國家,即同盟者,此指秦國。 七、國學常識──春秋三傳比較:15分(每格3分) 左 傳 公羊傳 穀梁傳 作 者 左丘明 【 公羊高 】口述,玄孫公羊壽與胡母子都纂錄 戰國 魯人【 穀梁赤 】 鄭玄評 善於【禮】 善於讖 善於經 范寧評 豔而富,其失也【巫】 辯而裁,其失也【俗】 清而婉,其失也短 三、課文文意重點分析:45分(每題3分) 1.春秋:「晉人、秦人圍鄭」,所謂「微言大義」「一字褒貶」,用「人」有何寓意?【 貶其出兵乃不義之舉,僅出於個人私欲 】 2.左傳:「晉侯、秦伯圍鄭」不稱「公」,乃因:【 左氏善於禮,明載他們當時地位只在侯、伯 】 3.「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作者在這段話裡埋下什麼伏筆?【 此為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無涉,秦並非主動出兵 】 4.「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反映出:【 兩國之間鬆散的結合 】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道出了燭之武:【 不被重用的怨懟之情 】 6.鄭伯:「然則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說明了什麼道理:【 覆巢之下無完卵 】 7.燭之武說秦君時,舉何歷史教訓以挑起秦、晉之宿怨?【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 8.「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此言主要指出晉國:【 乃忘恩背信之國 】 9.燭之武憑空假設,用以警示秦國,是那一句?【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 10.「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目的是強調?【 晉國的貪得無厭 】 11.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指的是那件史事:【 穆公的幫助,返晉為君而稱王 】 12.燭之武的說辭中,其中有移花接木之處,請問是:【 把晉惠公背信之事移到晉文公身上 】 13.文中,燭之武八次提到「君」字,其作用為?【 處處為秦而不為鄭謀 】 14.通篇說服之關鍵為?【 利害 】 15.最後晉文公為避免自己犯下那三件錯誤,而毅然回師:【 不仁、不知、不武 】 四、課文重要例句翻譯:14分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4分) 譯:越過晉國才能將邊遠的鄭國納為領地,您知道是很難治理的。那又何必滅亡鄭國來擴張晉國的疆域呢?晉國國力增強了,而秦國的國力也就削弱了。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4分) 譯:您如果肯放過鄭國,把鄭國作為東行道上的主人,以後秦國使者經過鄭國,鄭國可盡地主之誼,供給所缺乏的物資,如此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 3.因人之力而敝之,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