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 梁 山泊的历史沿革
(一 )最早 的历史记载与 《瓠子歌 》
在山东大地的西南部,有一片历史悠久的神奇土
地 梁 山泊 。梁 山泊古名 巨野泽 ,也 叫大野泽 ,在
我 国最早 的地理著作 《禹贡 》中就有记载 。 《禹贡 》
是儒家经典 《尚书 》 中的一篇 ,古今 中外 的大 多数学
者都认为是一篇文献价值极高 的著作 。关于它 的成书
年代 ,学术界大致有 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认为成书于
西周全盛 的文 、武 、成 、康 时代 ;一种认为是儒家创
始人 ,春秋时 曾周游列 国而博学多才 的孔子所作 ;还
有人认为是战 国时代甚至汉代 的作 品。 《禹贡 》在 内
容上基本上摒弃 了神话传说 的成分 ,较为详细地记载
了远古时代 的政治制度 、九州 区划 、山川走 向、地理
方位 、物产分布 、土壤性质 、赋税等级等 ,为后世地
理学 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书 中记载大 禹治水 的
时候 ,划分 了九州 的疆界 ,疏通 了各处 的河道 ,并根
据各地土地 的情况规定 了贡赋 。其 中在徐州部分就有
第 2 页
关于大野泽 的记载:
东至大海 ,北至泰 山,南到淮水,为徐州地
区淮水 与沂水都治理好 了,蒙 山、羽 山都 能够
种庄稼 。大野泽 已经 能够 聚集 、容纳周 围的洪
水 ,东原 (今 山东省东平县 ,在梁 山泊地 区)地
区经过治理 ,也成 了能种庄稼 的大平原。这是一
片地 势较 高 、土性较粘 的红土地 ,草木 逐渐茂
盛 。这 里 的土地属 上 中等 ,应 该缴 纳 中等 的赋
税 。这里应该进贡五色土 ,羽 山山谷 中出产 的五
色雉尾 ,峄 山之阳出产 的优质桐木 ,泗水之滨 出
产 的浮磬 ,淮水出产 的珍珠和鱼;同时筐 中还要
装上 纤细 的黑缯和 白缯 。进 贡 的路线是经过淮
水 、泗水 ,然后进入菏泽,到达黄河 。
这段记载从地理位置方面讲 ,显然 即今天 的梁 山泊周
围地 区 。东原就是今天 的泰安市东平县 。梁 山泊就在
东平县 的西南方 向。
其实在大 禹治水 以前 的大洪水时期 ,今天 的鲁西
南地 区就是一片沼泽和湖泊 。古书上记载 的大野泽 、
菏 泽 、雷泽 、孟 潴 等 都在 这 一地 区 ,再 加 上 纵横 交
错 、大大小小 、散漫无序 的河流水道 ,当时 的情景可
想而知 。当代著名作家王金铃在他 的历史小说 《虞舜
大传 》的 《御世篇 》 中描写大 禹治理这一地 区后有这
第 3 页
样一段文字 : “同时分治大野 、雷泽的禹司空派人来
报 ,大野 、雷泽二湖均 已围堵不泄 ,澭水 、沮水合流
泄入雷泽 ,水势 已平 。周边之人又开始下丘居止 ,请
命施行岁贡 。大舜知此域洪患反复无定 ,一时难定功
成 ,暂不征用 ,俟后确 已治好再说 。”虽然是小说家
的话,确也深得当时大洪水的情形 。
到 了汉代 ,黄河又多次决 口,这一地势低洼、湖
泊钩连 、河流纵横 的沼泽地 区 自然首当其冲 。据 《史
记 》和 《汉书》记载 ,汉兴三十九年 ,汉文帝时,河
决酸枣 ,也就是现在 的河南省延津县 以北地 区。冲垮
了酸枣以东当时属 白马县的金堤 。 四十年 以后 ,汉武
帝元光三年 (公元前 年 )春 ,黄河在顿丘 (今河
南省清丰县西南 )决 口;夏 天 ,又在濮 阳瓠
子 (指濮 阳以北的瓠子河堤 ,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决
口,滔滔洪水如万马奔腾 ,注入 巨野泽 ,然后又涌入
淮水和泗水 ,泛滥十六郡 。汉武帝命汲黯和郑当时兴
工堵塞 ,几次都没有成功 。当时 ,武安侯 田蚡为丞
相 ,封 邑在河北 ,黄河在河南决 口对他有利 ,便对汉
武帝说 : “江河决 口是上天 的事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