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金龙水库岩溶渗漏分析与治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卷 第3期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Vol26No3 2006年7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Jul2006  文章编号:1006-544X(2006)03-0341-06 广西龙州金龙水库岩溶渗漏分析与治理 李兆林,邹胜章,陈宏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渗漏是金龙水库多年来未能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渗漏,水库蓄水量远远达不到设计库 容并导致坝体产生坍塌,直接威胁到水库大坝及下游居民的安全.通过对区内岩体结构、构造断 裂与岩溶发育的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结合钻探和跨孔无线电波透视综合研究,该库渗漏主要受 区域构造和岩溶发育所控制.渗漏主要分布在主、副坝及东南段的库尾端,以集中管道渗漏为主, 其中主坝右肩最为严重,占渗漏总量的626%.根据产生渗漏的条件与分布特征,应采用回填、 帷幕灌浆和铺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防渗处理. 关键词:水库;地下溶洞;管道;岩溶渗漏 中图分类号:P642254;TV69732       文献标志码:A 岩溶渗漏,是在岩溶区修建水库普遍关注的 厚层状中细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分布于库区西 问题,它是影响到水库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广 北部;泥盆系上统下段 (Dr):底部为浅灰色厚 3 西在岩溶区修建水库共 1200多座,其中约有 层状灰岩及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白云岩 50%由于渗漏而不能正常蓄水,金龙水库是其中 之一.水库位于广西西南部龙州县的北部,修建 2 于峰丛谷地中,集雨面积 508km,有效库容 4 3 1970×10m,蓄水高程3255m.水库筑主、副 坝各一座 (图1),自上世纪60年代建成以来至今 不能正常蓄水.在副坝左端与山体衔接处,曾出 现过沉陷,坝下产生管涌,威胁大坝的安全.对 该库的渗漏研究是要查明影响水库渗漏的主要因 素、渗漏条件、渗漏途径与方式,为该库的防渗 处理提供依据. 1 影响水库渗漏的主要因素 产生渗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较复杂的, 但与所在地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1 金庞水库水文地质图 11 岩性结构组合 Fig1 HydrogeologicalmapofJinlongReservoir 1—地质分界线;2—实测、推测断层;3—河流;4—下降泉 库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上统碳酸盐岩. 水;5—上升泉;6—地下河进出口;7—地下水流向;8—落水 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 (Dd):主要为浅灰、灰色 2 洞;Dd—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r—上泥盆统容县组 2 3  收稿日期:2006-03-09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310400043);国土资源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2BA901A13)  作者简介:李兆林 (1955-),男,副研究员,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Email:zhaolin276@126com 342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及灰岩,分布于库区中部及库坝两侧山体,溶蚀 本轮廓,此外,还发育有稀疏较小的北东向谷地.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