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路项目初步勘察外业验收汇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构筑物工程地质评价 主要构筑物工程地质评价 董当特长隧道:隧道穿越峰丛深洼地貌区,线路走向约252°,左线起讫里程为ZK64+870~ZK69+308,左幅全长4438m,最大埋深469.5m;右线起讫里程为YK64+825~YK69+270,右幅全长4445m,最大埋深491.5m。 出露地层为二叠系大隆组的浅灰、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灰岩或白云质灰岩,三叠系大冶组的浅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中厚层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及三叠系中统小米塘组的灰、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白云岩及灰、深灰色白云质灰岩。 主要构筑物工程地质评价 董当特长隧道进出口布设钻孔2个,洞身布设2个深孔,地震勘探4462m,大地电磁法4620m。 主要构筑物工程地质评价 董当特长隧道进出口布设钻孔2个,洞身布设2个深孔,地震勘探4462m,大地电磁法4620m。隧道围岩以IV级为主,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1)K42+300~K44+240段:地貌上属于构造溶蚀-侵蚀溶丘洼地地貌,地面高程在981.5m至1112.5m之间,地面溶蚀现象发育,路基基本沿沟谷展布。丘间洼地一般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主要为冲洪积的粉质粘土、角砾土,厚度一般3~9m,部分8~11m。陡斜坡及陡坎部位一般基岩裸露。出露基岩为石炭系下统大塘组中厚层状生物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的钙质页岩组成,岩层面倾角约13~23°,倾向约200~238°,该段地质构造作用微弱,仅发育小型褶皱及褶曲,场地稳定,不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不良地质构造。该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溶蚀洼地顶板的稳定性对路基及桥桩的不利影响,该段落主要以填方路基为主,高填方较多,需加强岩溶洼地路基处理。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K44+240~K51+185段:属溶蚀峰林洼地地貌,海拔高程964.4~1246.5米,相对高差100~168米。该段路线走向与克渡向斜的东翼走向呈45°~85°斜交,主要穿越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硅质岩等,薄至中厚层,岩岩层产状约265°∠20°,峰丛间为溶蚀洼地或漏斗,其低处常见有落水洞,地表常有少量的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山坡上石多土少,土层浅薄,植被以灌木丛为主,覆盖率低,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 本段岩性组合复杂,溶沟、溶槽、岩溶漏斗发育,边坡及路基稳定和岩溶是主要工程问题。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3)K51+185~K52+800段:地貌上属溶蚀-侵蚀溶丘洼地地貌,地面高程一般987.7~1045.3m,洼地中多为农田,种植水稻等。 该段线路地形起伏不大,地表多被第四系粉质粘土、角砾土覆盖,厚度约3~11m,呈可塑-硬塑状,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泥岩及硅质岩,泥灰岩、灰岩等。 该路段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无明显地表水流,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 该路段主要分布工点为航龙互通,路线多以填方路基、路堑形式通过,互通主线以桥梁形式通过,桥桩建议采用端承桩。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5)K69+800~K72+200段:该段属低山河谷地貌,路线跨坝王河河谷布置,河谷较为宽缓,宽约50~100m,线路区地面高程426.6~693.5,相对高差一般50~200m,地形起伏较大。河谷两岸斜坡较陡,多基岩出露,斜坡坡度约30~45°,局部坡脚为陡崖。线位走向为245°,以桥梁形式斜跨坝王河。 地表主要为冲洪积、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厚度约0~3m;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中统边阳组(T2b)泥质粉砂岩、泥灰岩。坡体坡脚发育薄层的泥灰岩,中部高程约505.1m的位置发育厚层的泥灰岩。坡体岩体产状为230~270°∠10~25°。 该段分布工点主要为梅坡大桥、董当特大桥、平牙大桥等。董当特大桥为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由于桥位区出路岩层裂隙发育,为软岩~较软岩,两侧主墩在开挖时要注意坡体的稳定性。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6)K72+200~K87+300段该段属侵蚀低山斜坡地貌区,线路多在斜坡中部通过,地面高程一般527.2~792.5,相对高差一般50~200m,地形起伏较大,该段主要以路基和桥梁的形式通过。 地表主要为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厚度约0~4m;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中统边阳组(T2b)泥质粉砂岩、泥灰岩。出露岩体产状为292~334°∠20~30°。出露岩石以泥灰岩,泥砂岩交错分布为特点, 线路区出露的泥质粉砂岩抗风化能力差,风化裂隙发育,且岩层软硬相间,同时该段路线位于董当向斜的南翼,受抹阳背斜影响,该段岩体次级褶曲特别发育,易产生滑塌等不良现象,因此要加强该段路堑边坡的防护措施。 路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7)K87+300~K92+000段:该段属侵蚀低山、沟谷地貌区,线路沿沟谷展布,中线地面高程一般403.2~507.9m,受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