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文化管窥-李世沛.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自 序 这本集子收录的,主要是有关会泽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故名之曰 《会泽文 化管窥》。 以 “会泽文化”作为书名,原本没有这个意识。只想把历年所发表的文章, 除诗词、楹联外,无论论文、散文,通通 “一锅煮”。在此思想指导下,编出了暂 名 《堂琅文存》的 “送审稿”,但觉内容庞杂,连书名都不好取,不甚满意,迟迟 不愿定稿。思之再三,乃接受友人建议,抽去教学论文及与 “会泽文化”关联不 大的一些文章,加强与 “会泽文化”有关的内容,于是增选了历史文化人物黄士 自 杰、崔乃镛、义宁、刘尧民、施莉侠等篇目,补写了 《莲峰山水东林竹》、《一个   序  成功男人的感恩与怀念———唐继尧 〈元室袁夫人事略〉》、《会泽景点楹联选释》三 · 篇,围绕 “会泽文化”这个中心,分为:“文化人物”、“文化遗迹”、“文化典籍”、 “文化新篇”、“文化之旅”、“文化之思”等六个部分,庶几可与书名相符矣。 我接触会泽文化的时间不长。最早是历史学者刘光顺到会泽挂职任副县长时, 某晚亲临寒舍,邀我参加唐继尧研究,旋值唐继尧逝世七十周年,会泽县政协拟召 开座谈会以示纪念,安排我写篇文章,作个发言。我口头上答应了,却因事未写。 临开会的前两天,政协文史委的同志向我落实文章题目,我说还没有时间写,我就 不发言了。那位同志说,发言名单都报县委批了,不能变了。好在我写读后感并不 困难,便拿唐继尧的 《会泽笔记》来读了一遍,从中找出唐继尧对教育的论述, 赶写了一篇 《从 〈会泽笔记〉看唐继尧的教育观———读 〈会泽笔记〉》作为交差。 万万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在纪念会上一宣读,竟获得一致的高度好评:当时政协的 一位副主席在总结中说:“可喜的是,今天的座谈会,李世沛老师宣读的 《从 〈会 泽笔记〉看唐继尧的教育观》……有了重大的突破,使人耳目一新”,“把唐继尧研 1 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并不是我那篇文章写得如何好,而是当时会泽的唐 继尧研究完全纠缠在护国运动是以唐继尧为主还是以蔡锷为主的问题上,我这篇读 后感绕开了大家共同的话题,讲没有任何人注意的方面,当然就显得 “使人耳目一 新”了。从此,我对唐继尧研究的兴趣大增,在省、市、县级报刊陆续发表了一些 研究文章,有的被收入 《云南日报》文史哲丛书 《云南文史博览》、纪念辛亥革命 一百周年 《唐继尧研究文集》等书籍公开出版发行。 这可以说是促使我学习研究会泽文化的第一个机遇。 促使我学习研究会泽文化的第二个机遇是发掘会泽文化典籍。 2001年12月,为提高会泽知名度,促进会泽旅游业的发展,政协会泽县委 员会准备重印东川知府冯誉骢主编的会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诗集 《翠屏诗社 稿》。但这本书只有省图书馆收藏,且是孤本,不允许外借,更不允许拍照、复 印。县政协只好派文史委的同志和我去省图书馆抄录,然后用抄录回来的书稿重 印,又要我写一篇导读似的赏析文章放在书前。这个任务使我认真通读了全书, 写出了8000余字的 《雅吟欲尽琅川景———读 〈翠屏诗社稿〉》。 促使我学习研究会泽文化的第三个机遇是编写乡土教材。 2004年,曲靖市教育局组织各县编写乡土教材,县教育局把会泽的编写任 务交给了我。我在搜集和积累资料的过程中阅读了 《会泽县志》、《会泽年鉴》、 《会泽文史资料》、《东川古代简史》等书籍,比较全面地学习、研究了会泽的历 史文化,写出了40000余字的乡土教材———《铜商古都———会泽》。 促使我学习研究会泽文化的第四个机遇是参与编写 《文化曲靖 ·会泽》。 2011年3月,曲靖市委、政府组织编写 《文化曲靖》系列丛书,县委宣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