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哲学前沿(第一辑)-张岂之,舒德干,谢扬举.pdfVIP

环境哲学前沿(第一辑)-张岂之,舒德干,谢扬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环境哲学前沿 (第一辑)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环境哲学前沿》(第一辑) 主 编 张岂之 舒德干 谢扬举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名):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治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外社会科学》前主编 王惠玲 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教授 方光华 西北大学 文博学院教授 卢 风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环境哲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司全印 陕西省环保局总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冯伟年 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教授 张岂之 清华大学、西北大学教授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宏彦 西北大学 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教授 吴国盛 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 中国环境哲学会副主任委员 吴汉宁 西北大学 地质学院教授 萧显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人文学院教授 何卫平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教授 杨通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秘书长 曹明明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科学系教授 曾 志 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 舒德干 西北大学 地质学院教授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 谢扬举 西北大学 环境哲学与比较哲学中心(本刊编审委员会召集人) 雷 毅 清华大学 哲学系教授 霍桂桓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 《环境哲学前沿》(第一辑)序言 张岂之 一 我国现代环境保护事业的正式开始是在 世纪 年代初。 年,在周恩来总 1 20 70 1972 理的指示下,我国组团40 多人列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紧 X U Y 接着 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保会议(北京: 月 日— 日),这次会议使得中国 A 1973 8 5 20 N 江河、海湾污染、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城市污染、生态资源破坏等严峻事实得以披露。 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环境保护方针。随后几年国家 治理了不少典型的污染点源。“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写 入 年国宪,中国现代环保事业有了宪法基础。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 1979 9 13 环境保护法(试行)》公诸于世,它提供了中国环境法的基本框架,标志中国环境法成为 独立的法律部门。1983 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正式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基本 国策之一。我国环保事业起点从法治着手,制定了多部法规,解决了不少问题,已经取 得明显成效。不过,任重而道远,国内不时出现严重破坏环境的事件,地方保护主义仍 然是环境污染的保护伞,在这些方面并未根治;在某些地区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并非个别事例。市场经济转型既促进了经济腾飞也带来了新的环 境危机的威胁,因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今天显得更加突出。 应当提到, 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发展观的主流。 1992 《中国 世纪议程》(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