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论争
李 杰/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内 容 提 要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
论,马克思生前在研究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时,阐
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社会经
济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
和俄国革命的需要,作出了新的解释和运用。斯大林
及其后人在继承列宁思想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形成五
种生产方式学说。由于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
用中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也由于这一理论本身具有
的复杂性和疑难性,学术界对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的精
神实质和方法论价值,曾展开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
但至今仍存在重大分歧。本书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马
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它的逻
辑体系、结构功能,以及与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联系
与区别等问题。并结合中国历史学界运用马克思社会
经济形态理论的实际,评析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
论讨论中的主要分歧,阐释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
论的方法论含义。
目录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思想资料来源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成因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科学确立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定位
马克思研究公社所有制的原因
马克思对印度社会性质的研究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本质含义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学术价值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结构与功能
92
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产生 92
列宁的社会经济形态思想 96
1
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论争
五种生产方式学说评析
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评说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