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
M.C. 霍华德 J.E.金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者前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是M.C.霍华德和J.E.金合著的两卷
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第一卷。第二卷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
1990)》。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
义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出版于1989年。本卷对1883年马克
思去世后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
发展作了阐述。本卷第一篇“德国的贡献,1883-1914”,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
经济学遗产关系的分析入手,集中对恩格斯晚年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
三卷的意义,以及恩格斯与当时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围绕价值向生产价格“转
形”问题争论的过程及其得失作了梳理和评价。对1895年到1914年间,主要是德
国社会民主党内伯恩施坦、卢森堡和考茨基关于修正主义的争论做了展开论述,
也对考茨基、希法亭、卢森堡和奥托·鲍威尔等人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金融资
本、资本积累、经济危机等问题的讨论作了较为周详的分析。本卷第二篇“俄国
到1917年的贡献”,以19世纪90年代到1917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俄国的发
展为主题,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在俄国传播的特点、普列汉诺夫的政治经济学理
论及其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和发展的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粹主义
与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和列宁关于俄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争论、修正主义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俄国发展的影响及其争论、1905年到1914年列宁对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托洛茨基的不平衡和综合发展的理论及其影
响,以及1914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和布哈林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
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了展开论述。本卷第三篇“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1917-
1929”,对“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与新修正主义的兴起及其争论、苏俄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演进阶段及其争论、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
论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了展开论述。
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霍华德和金在本卷结束语中
指出:“在马克思逝世后的12年间,《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激起了
有关价格和利润分析以及危机理论的新争论,就危机理论而言,在大萧条前夕,
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在随后的10年间,资本主义的结构变化推
动了德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金融资本、垄断、国家支出、军国主义和帝国主
义理论的发展,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还就不同类型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工
业化问题进行了争论。1917年后,俄国的理论家不得不正视一个巨大的困难,即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加以改造,以使其适应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境况,
而曾经是他们的同志的德国和奥地利的理论家们(现在大多数被视为自己的敌
人),则纠缠于西欧和美国的国家管制或‘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问题。尽管存在
着许多重大的缺陷,但到1929年时,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在‘退化’。
相反,它继续进入新的领域、提出新的思想、面对新的对手,遭遇新的问题,它
的多样性、它的分裂、它的不和谐是它巨大力量的来源。”
在这里,我要重述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当代西方一些有影响的马克思
主义研究者,多是以“学术的”、“考据的”视阈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
史与现实的,他们多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学”学者。霍华德和金及其在《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史》两卷本中的历史视角、理论见解和学术观点,总体上是属于
“马克思学”范围的。对他们的一些见解和观点,我们未必赞成,但这种“学术
的”、“考据的”研究及其理论见解和学术观点,对我们的研究还是有意义的,
还是有多方面的启示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马克思学”学者研究成果的
基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是由我与我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指
导的三位博士生共同翻译完成,他们现在已分别在三所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本卷各章初稿翻译分工如下:常庆欣:导言、第一章到第六
章;刘和旺:第七章到第十二章;鲍金红: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结束语。我和
常庆欣一起,对初稿作了统一校译、修订,最后定稿。应该说明的是,虽然我们
尽了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