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 宋传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初步感知文意。(重点) 高效预习 见《基训》“预习反馈”一、二、三。 小组研习 研习一: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1、分配任务,组内互译并展示 2、完成《基训》“感知探究”一、二、三。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忠实原文”(信) 2、“表意明确”(达) 3、“简明优美”(雅)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五字要诀) 增、删、留、变、调。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增。即增补,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变。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变。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译 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买回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吟咏叹息之气)在声音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内忧外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小组研习 研习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_ _ _造就的,他又重视人是主观因素,提出了“_ _ _ _ _ _”的观点。文章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_ _ _”的论断。由此,自然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_ _ _”。 反馈练习 中考链接(2013.宜宾) 见130页《基训》“拓展提升” 组组评比 本节课的冠军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输电线路角钢塔焊接件组装工艺技术规程(作业指导书9).doc VIP
- 文旅公司招聘笔试试题.pdf
- 诺华在中国-诺华中国Novartis.PDF VIP
- 4.《促织》课件(共62张PPT)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威尔克姆V8[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2届中考真题、模考专项练习-“伏安法测电阻”、“测定小灯的电功率”(附答案).pdf VIP
- 专题1.1 整式的乘除(压轴题专项讲练)(北师大版)(原卷版).pdf VIP
- 2025—2026年印制电路板制造的节能环保趋势.pptx
- 再生润滑油基础油团体标准(TCRRA-0901-2023).pdf VIP
-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