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住肠线虫的检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蠕形住肠线虫的检验 案例:患儿,女,4岁,因外阴反复瘙痒,夜间加剧入院。检查外阴,发 现有舟状窝轻微潮红,尿道口有少许黄色分泌物。患儿入睡后发现其肛周有白 色蠕动的小线虫,确诊为蛲虫病。 请问:如何认识蛲虫及如何利用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蛲虫为什么主要在儿 童中传播?蛲虫的感染方式是怎样的? 一、教学方法 (一)检验案例六步法 检验案例六步法实质是将PBL 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及分组讨论法融为一体 的教学方法。 1. 制定目标,布置任务:教师提前将此案例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他们进入 学习情境。学生接受后,明确其工作任务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 标,进行思考。 知识目标:熟悉蛲虫成虫、虫卵形态和感染方式,掌握蛲虫的致病性、病原 学检验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 态度目标:工作认真细致、不怕脏、臭。尊重关心患者,体现人文关怀。 2. 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学生为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这项工作任务进行准备。 根据已学知识,复习蛲虫成虫及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验、流行 病学等内容。分组讨论,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其工作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3. 探讨决策、确定方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学生根据要求,将制 定好的工作计划向大家进行汇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参与指导,对工作 计划进行具体修订,形成可实施的最佳方案。 (1)认识蛲虫 成虫:乳白色,细线状,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部末端膨大呈球形, 为咽管球。雌虫长纺锤形,尾部(后 1/3)直而尖细。雄虫细小,后端较钝,向 腹面卷曲。 虫卵:无色透明,窄长形,两侧不对称,一侧平,一侧稍凸出。双层卵壳, 内为脂层,中为壳质层,外被一层光滑的蛋白质膜,内含幼虫。 (2 )蛲虫感染的症状 主要是由于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患者常 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惊、夜间磨牙等表现,抓破皮肤可致继发感染。 雌虫虫体的异位寄生可形成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引起蛲虫性阑尾 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3 )肛门擦拭法查虫卵 一般于清晨患者起床解便前于肛周取材,采用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或棉签拭 子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棉签拭子肛门擦拭法的检查需进行离心沉淀或饱和盐水 浮聚,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因此较少使用。 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操作简单,检出率高,是目前临床诊断蛲虫感染和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方法。操作方法是①将宽2cm 的透明胶纸剪成长约6cm 的 小段。②将一端向胶面折叠约0.5cm,再贴在干净的玻片上。③玻片一端写受检 者姓名、编号等。④检查时,将胶纸揭下,用胶面粘贴肛门周围皮肤,然后将胶 面平铺于载玻片上,低倍镜下检查。 (4 )蛲虫的感染方式 蛲虫在我国各地感染普遍,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特别是集体 环境中的儿童感染率较高。病人和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蛲虫成虫寿命短,对 驱虫药敏感,容易治疗,但其虫卵发育快,生活史简单,感染方式多样,因此, 预防难度较大。蛲虫的主要感染方式有:①“肛门-手- 口”的直接感染。②间接接 触感染。③吸入感染。④逆行感染。 4. 实施计划、完成任务:方案确定后,学生(在实验室)便可进行实施。工 作小组中1 名学生扮演患者,1 名学生扮演检验工作者,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责 任,按流程进行操作。通过角色扮演医患交流,判断学生在医学检验工作中是否 尊重、关心患者、能体现人文关怀。 老师则在旁督导,在出现偏差和不良后果时,教师可结合案例进行病原学检 查方法简介,并进行操作技能的示教等,予以及时的帮助。 5. 自查互查、及时更正:学生对所进行的肛门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等工 作结果进行自查和小组内互查,以确定是否还要做进一步修改或更正。 6.对照目标、点评总结:教师按照所布置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结 果进行客观鉴定,进行点评、总结,并依据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予以 成绩评定。 注重理论与临床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和实训操作,融“教、学、做”为一体,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质疑式、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做”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布置给学生认识蛲虫 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