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蠕形住肠线虫的检验
案例:患儿,女,4岁,因外阴反复瘙痒,夜间加剧入院。检查外阴,发
现有舟状窝轻微潮红,尿道口有少许黄色分泌物。患儿入睡后发现其肛周有白
色蠕动的小线虫,确诊为蛲虫病。
请问:如何认识蛲虫及如何利用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蛲虫为什么主要在儿
童中传播?蛲虫的感染方式是怎样的?
一、教学方法
(一)检验案例六步法
检验案例六步法实质是将PBL 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及分组讨论法融为一体
的教学方法。
1. 制定目标,布置任务:教师提前将此案例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他们进入
学习情境。学生接受后,明确其工作任务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
标,进行思考。
知识目标:熟悉蛲虫成虫、虫卵形态和感染方式,掌握蛲虫的致病性、病原
学检验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
态度目标:工作认真细致、不怕脏、臭。尊重关心患者,体现人文关怀。
2. 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学生为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这项工作任务进行准备。
根据已学知识,复习蛲虫成虫及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验、流行
病学等内容。分组讨论,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其工作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3. 探讨决策、确定方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学生根据要求,将制
定好的工作计划向大家进行汇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参与指导,对工作
计划进行具体修订,形成可实施的最佳方案。
(1)认识蛲虫
成虫:乳白色,细线状,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部末端膨大呈球形,
为咽管球。雌虫长纺锤形,尾部(后 1/3)直而尖细。雄虫细小,后端较钝,向
腹面卷曲。
虫卵:无色透明,窄长形,两侧不对称,一侧平,一侧稍凸出。双层卵壳,
内为脂层,中为壳质层,外被一层光滑的蛋白质膜,内含幼虫。
(2 )蛲虫感染的症状
主要是由于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患者常
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惊、夜间磨牙等表现,抓破皮肤可致继发感染。
雌虫虫体的异位寄生可形成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引起蛲虫性阑尾
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3 )肛门擦拭法查虫卵
一般于清晨患者起床解便前于肛周取材,采用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或棉签拭
子肛门擦拭法检查虫卵。棉签拭子肛门擦拭法的检查需进行离心沉淀或饱和盐水
浮聚,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因此较少使用。
透明胶纸肛门擦拭法操作简单,检出率高,是目前临床诊断蛲虫感染和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方法。操作方法是①将宽2cm 的透明胶纸剪成长约6cm 的
小段。②将一端向胶面折叠约0.5cm,再贴在干净的玻片上。③玻片一端写受检
者姓名、编号等。④检查时,将胶纸揭下,用胶面粘贴肛门周围皮肤,然后将胶
面平铺于载玻片上,低倍镜下检查。
(4 )蛲虫的感染方式
蛲虫在我国各地感染普遍,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特别是集体
环境中的儿童感染率较高。病人和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蛲虫成虫寿命短,对
驱虫药敏感,容易治疗,但其虫卵发育快,生活史简单,感染方式多样,因此,
预防难度较大。蛲虫的主要感染方式有:①“肛门-手- 口”的直接感染。②间接接
触感染。③吸入感染。④逆行感染。
4. 实施计划、完成任务:方案确定后,学生(在实验室)便可进行实施。工
作小组中1 名学生扮演患者,1 名学生扮演检验工作者,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责
任,按流程进行操作。通过角色扮演医患交流,判断学生在医学检验工作中是否
尊重、关心患者、能体现人文关怀。
老师则在旁督导,在出现偏差和不良后果时,教师可结合案例进行病原学检
查方法简介,并进行操作技能的示教等,予以及时的帮助。
5. 自查互查、及时更正:学生对所进行的肛门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等工
作结果进行自查和小组内互查,以确定是否还要做进一步修改或更正。
6.对照目标、点评总结:教师按照所布置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结
果进行客观鉴定,进行点评、总结,并依据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予以
成绩评定。
注重理论与临床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和实训操作,融“教、学、做”为一体,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质疑式、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做”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布置给学生认识蛲虫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QE工作思路与规划.pptx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docx
- 2024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临床诊断与治疗.ppt VIP
- 22 2024年香港华夏杯四年级竞赛初赛数学试卷.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pdf VIP
- 王杰:腾讯游戏SRE在复杂异构业务中的云原生服务实践.pdf VIP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九河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宜宾市新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第二次员工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蒙德IMS-MF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